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745章 门阀世家密谋反击

第745章 门阀世家密谋反击

的灰白中,袖中似乎滑落一片边缘带着奇异暗红纹路的青铜甲鳞,无声地落入廊下阴影。

  卢承嗣眼角余光似乎捕捉到一丝金属反光,但疲惫和绝望让他无心细究。

  李崇德按着剑柄,看着盟书上的血印,眼中燃烧着野心,却未察觉身后阴影里,一个卢氏死士的目光如同毒蛇般掠过他的脖颈。

  郑元晦被仆人架着离开时,袖中掉出一枚小巧的、刻着郑氏族徽的玉蝉,滚落在地毯边缘,无人注意。

  ……

  ……

  厚重的青条石墙壁,隔绝了长安夏夜的燥热与远处隐约的市井喧嚣,将整间密室包裹成一座沉寂的冰窖。

  这里是昔日李隆基处理最不可告人之秘的所在,如今,它迎来了新的主人。

  空气凝滞,带着地下石室特有的阴冷湿气,混合着紫檀木桌案散发的沉郁木香、上等松烟墨的凛冽气息,以及一种铁器般冰冷的肃杀感。

  没有窗户,唯一的生机是墙壁上几颗嵌在精铜托架中的夜明珠,它们散发着恒定、柔和却毫无温度的白光,如同凝固的月光,将室内每一寸空间都照得纤毫毕现,却又因缺乏明暗变化而显得格外苍白、压抑。

  巨大的紫檀木桌案如同黑色的磐石占据密室中央,上面摊开着一幅几乎覆盖整个桌面的巨大舆图。

  绢帛细腻,墨线勾勒出山川河流、关隘城池,从潼关的烽燧到蜀道的险峻,从河北的平原到安西的戈壁,帝国的心脏与边疆尽收眼底。

  朱砂标注的符号如同凝固的血点,尤其醒目的是滹沱河上游一处被重重圈出的鹰喙状山谷——“落鹰峡”。

  死寂。绝对的死寂。

  只有桌角一座青铜仙鹤烛台上,粗如儿臂的白蜡偶尔爆裂烛芯,发出细微却异常刺耳的“噼啪”声。

  这声响非但不能打破沉寂,反而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被更广袤的寂静吞噬,更衬出此地令人心脏为之紧缩的压迫感。

  裴徽身着一袭素净的月白常服,身形挺拔如崖边孤松,立于巨大的舆图之前。

  那张脸在夜明珠冷光映照下,依旧保持着十七岁少年的清俊轮廓,肌肤如玉,细腻得不见一丝瑕疵。

  然而,那双深邃的眼眸,却如同历经千年风霜的古井寒潭,沉淀着与面容极不相称的沧桑、锐利与洞悉一切的冰冷。

  清亮的目光此刻正牢牢锁在舆图上那点刺目的朱砂——“落鹰峡”上。

  指尖传来的绢帛微凉触感,仿佛连通了百里之外的险峻山谷。

  蜀中甲娘传回的密报——杨国忠与“延王”安然入蜀——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彻底搅动了看似平静的水面。

  杨国忠的奸猾如狐,“延王”身份可能带来的号召力……蜀中,已成必须拔除的毒瘤。

  潼关?那不过是叛军最后的坟场,在冯进军、张巡的铁壁合围下,覆灭只在旦夕。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潼关的烽烟,落在了更宏大也更凶险的棋盘上。

  召回郭襄阳、魏建东的三万精锐拱卫长安与天工之城,正是为了织就一张无形的巨网,防备那些潜藏在阴影中的毒蛇——流亡宗室、叛军余孽,还有那些盘踞千年、根系深植的七宗五姓残余。

  此刻,他们的反噬,才是真正致命的獠牙。

  卢承嗣选落鹰峡……这老狐狸,果然够狠,也够毒。

  杜黄裳侍立在裴徽右后侧一步之遥,身着深青色文官袍服,面容沉静似水,眼神内敛如古井无波。

  他刚刚以清晰平稳、条理分明的语调,低声禀报了潼关叛军的困兽之斗、各地节度使暧昧不明的观望姿态、以及天工之城新式“神机弩”的惊人进度。

  此刻,他微微躬身,嘴角噙着一丝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笃定笑意,恭敬而不失从容地开口:“殿下,一切皆已安排妥当。遍布天下的‘天工快报’驿站,以及我们无孔不入的‘暗报’网络,明日卯时初刻,将如臂使指,同步刊发四条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裴徽专注审视舆图的背影,杜黄裳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服。

  年仅十七,布局却已深远如渊!

  这四条消息,是他殚精竭虑的成果,更是殿下宏大棋局的关键落子。

  他深知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辅佐的是一位注定开创新纪元的雄主。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无误!

  元载侍立于杜黄裳稍后侧,同样身着官服,身形略显清瘦,面容透着一股读书人的清癯。

  他恭敬垂首,眼神却灵动异常,在低垂的眼睑下飞快地转动着,如同精密仪器在扫描每一个可利用的信息。

  当杜黄裳侃侃而谈时,元载心中暗潮翻涌:“杜黄裳此子,年岁与我相仿,心思手段却已如此老辣周全,深得殿下信重……假以时日,必是我元载仕途上不可小觑的劲敌!甚至……是必须逾越的高山!”

  这个念头刚起,他忽觉一道目光如冰针般刺来。

  是殿下!元载瞬间如坠冰窟,仿佛所有心思都被那双深不见底的寒眸看穿,内衫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强行压下惊惧,知道必须立刻表现自己的价值。

  罗晓宁安静地伫立在密室光线稍暗的角落,面容清癯儒雅,气质温和内敛,如同一位饱学的教书先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