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777章 消失的探子和斥候

第777章 消失的探子和斥候

  张巡站在临时用几块大石和蒙皮搭建起的简易指挥所前,负手而立。

  听着斥候们流水般清晰却暗藏危机的回报,他深邃的眼眸中没有明显的波澜,只是那两道如墨染的剑眉,在眉心处聚拢起一道细微却锐利的刻痕。

  他转身步入指挥所,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摊在粗糙木桌上的地图。

  这张由不良人府与军枢部耗费无数心血、甚至牺牲了多名顶尖暗桩才绘制出的精密蜀道地形图,此刻承载着沉重的命运。

  他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准,稳稳地点在地图上标注着“剑门关”的位置,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利州……剑门关……”低沉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内响起,带着一丝金属摩擦般的冷硬,“终究是晚了一步。”

  这叹息般的低语中,那份不易察觉的遗憾,此刻化作一丝冰寒彻骨的杀意,在他眼底一闪而逝。

  裴徽提前布局抢占剑门关的指令,因蜀道艰险、路途遥远,终究功亏一篑。

  这意味着,朱雀军团北上利州的咽喉之路,已被堵死,一场硬碰硬、尸山血海的强攻险关之战,已成定局。

  对于未能准时抵达宿营地,张巡心中掠过一丝尖锐的不快。他治军以“铁律”着称,信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瞬息万变、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这半个时辰的偏差,可能就是决定胜负、乃至全军存亡的关键。

  一丝不苟的细节掌控,是他立足乱世、统御强军的根本。

  “行军速度控制,队列衔接,仍需更精进。”他默默地将这个念头刻入心底,如同在磨刀石上刻下一道新的印记,留待战后总结清算。

  张巡的目光在地图上利州城东北三十五里处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点上停驻。

  他的手指,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敲在那个标注着“黑石村”的墨点上。

  “传令!”他的声音陡然拔高,穿透指挥所的蒙皮,“明日日落之前,全军必须抵达此处扎营!违令者,军法从事!”

  侍立一旁的副将王贲,闻令立刻凑近地图。待看清“黑石村”的位置,他浓密的眉毛不禁拧在了一起,眼中露出明显的疑虑。

  “大帅,”王贲的声音带着谨慎,“黑石村离利州城仅三十五里,已是兵锋直抵城下!在此处扎营,是否过于……接近?利州守军虽似溃退,但难保没有夜袭之胆。我军远来疲惫,若遭袭营,恐有混乱之虞。”

  张巡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依旧盯在地图上,仿佛要穿透那薄薄的纸背,看清黑石村的每一寸土地。

  昏黄的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

  “王将军可知‘百里争利,蹶上将军;五十里争利,军半至’?”张巡的声音沉缓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石子投入寂静的水潭,“此乃孙武古训,亦是军枢部耗费巨资,以兵棋推演、实地操演反复验证过的铁律!”

  “一日强行百里,士卒马匹皆疲,队形散乱,辎重脱节,此乃取败之道。若敌军稍具谋略,以逸待劳,于险要处伏兵四起……”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般射向王贲,“我军危如累卵,纵有朱雀之威,亦恐折翼于此!”

  他修长的手指再次精准地指向黑石村附近的地形。

  “反观此地:其一,扼守白龙江渡口与官道要冲,乃通往利州之咽喉!我军在此扎营,进可如利剑直指利州,退可凭险固守,控扼水陆通道,切断利州与外围可能的联系,使其成为孤城!”

  “其二,此地地形相对开阔,三面虽有缓坡密林,但视野较之他处已属极佳,中央有河流作为天然屏障,利于我大军展开布防,不易被敌军大规模伏兵突袭。其三,村中或有余屋、水源、柴草,可稍解我军辎重压力。”

  张巡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自信的弧度,如同寒刃出鞘的微光。

  “我军在此休整一夜,恢复体力,整肃队形,翌日清晨,便可精神抖擞,军容鼎盛,直抵利州城下!兵临城下之势一成,守军胆气自沮。”

  “至于利州守将……”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轻蔑的笃定,“若其明智,当知坚壁清野,固守待援方为上策。若其昏聩狂妄,敢出城野战或冒险夜袭……”

  那抹冰冷的弧度加深了,“那便是自寻死路,将野战歼敌的良机拱手送上,正中我张巡下怀!正好以野战之威,摧垮其城防之心!”

  王贲听着这缜密的分析,脸上的疑虑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

  他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大帅深谋远虑,洞若观火!末将愚钝,受教了!这就去安排明日行军序列及黑石村扎营布防事宜,定保万全!”

  说罢,他雷厉风行地转身出帐,脚步声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坚定。

  夜幕彻底笼罩了山谷。

  无数篝火被点燃,如同坠入凡间的星辰,在湿冷的黑暗中倔强地跳跃、闪烁,将士兵们疲惫而坚毅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嶙峋的山壁上,如同远古的壁画。

  小主,

  士兵们沉默地围坐在篝火旁。

  除了咀嚼干粮、小口啜饮热水的声音,便是金属保养的单调摩擦声:刀刃在磨石上往复推拉,发出沙沙的轻响;甲片被仔细地擦拭,拭去泥泞和水汽。

  火光映照着他们年轻或沧桑的脸庞,疲惫是底色,但深藏眼底的,是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坚毅,以及对即将到来之战那混合着紧张与渴望的复杂情绪。

  偶尔有老兵低声向紧张的新兵传授着战场保命的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