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768章 一步登天的刘晏

第768章 一步登天的刘晏

拥戴他裴徽的民心洪流!

  这正是他布局的基石!杜黄裳在一旁,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动容。

  “然,”刘晏话锋陡然一转,如同暖春突遭寒流,殿内融融的暖意似乎瞬间被抽走了几分,空气变得凝滞沉重,炭火的光也仿佛黯淡了些许。

  “此举无异于掘世家千年之根基!其反扑之凶猛,阻力之巨大,远超卑职当初最坏的预想!世家爪牙,遍布朝野州县,其手段,卑职……深有领教!”

  “地方官吏,或受世家大族影响深远,或本身便出自其门下旁支,百般刁难,无所不用其极!”

  刘晏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压抑的怒意和心力交瘁的疲惫,语速加快,仿佛要将那些憋屈和愤懑倾倒出来。

  “或借口‘扰乱书市秩序,哄抬纸价’,强征数倍乃至十倍的‘行商税’、‘扰民费’!

  在汴州,一个书坊开张不过三日,税吏便上门索要‘新店贺仪’一百贯!或指使衙役、地痞无赖,日日上门滋扰,砸店抢书,撕毁书页,殴打伙计,泼洒污秽之物,令书坊无法经营!

  在荆州,一夜之间,书坊门窗被砸烂,墨汁污秽泼满新书,掌柜被打断两根肋骨!更有甚者,直接罗织罪名,以‘传播禁书’、‘私印官牒’、‘妖言惑众’为由,下令查封,锁拿掌柜!

  在贵阳,我们一位姓张的掌柜,便被安了个‘刊印前朝伪史,影射当朝’的罪名,下入大狱,若非卑职紧急动用预留的‘暗线’找到安禄山麾下一位贪财的别驾,重金疏通,并‘恰好’让那位别驾的政敌知晓了些许他的‘趣事’,只怕人已屈打成招,牵连甚广!”

  他下意识地揉了揉眉心,那里刻着深深的川字纹,仿佛承载了无数的焦虑。

  “卑职……不得不化身‘狡狐恶商’,周旋于豺狼之间!”

  刘晏的语气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

  “或重金贿赂其副手、师爷,以财帛开路,这钱花得如同流水,却不得不花;

  或暗中搜集其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之铁证,寻机‘点醒’其政敌,借力打力,使其投鼠忌器;

  甚至……有时不得不壮士断腕,‘弃卒保车’,暂时关闭一两家被盯得太死的书坊以麻痹对方,暗地里却在别处加倍开设新点,星火燎原!

  此间斡旋,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耗费心力……难以言表。”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耗尽了力气。

  裴徽微微颔首,指尖的叩击声依旧平稳。

  这些都在他预料之中,甚至是他刻意留给刘晏的“熔炉”。

  能在如此高压、如此复杂的环境中,不仅保全了网络,更将其扩张至四千余家,刘晏所展现出的应变之智、韧性之强、手段之灵活,已堪称顶尖的实务之才。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刘晏手背的疤痕,知道更凶险的考验还在后面。

  杜黄裳则暗暗点头,刘晏的应对,确实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且扩张迅速,这份急智和决断,非常人所有。

  “至于刺杀……”刘晏的声音低沉下去,仿佛沉入了冰冷的深潭。

  他左手下意识地抚过那道从虎口蜿蜒至腕骨的浅粉色疤痕,指尖冰凉,仿佛再次触摸到那擦颈而过的死亡气息。

  殿内的温度似乎骤然降低,连炭火都安静下来,光线变得幽暗。

  杜黄裳的呼吸也下意识地屏住了。

  “自书坊在河北道、河南道、山东等地初具规模,显出燎原之势,卑职这颗头颅,便成了某些人眼中非取不可的‘奇货’。”

  刘晏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但那份平静下蕴含的惊心动魄,却让听者脊背发凉。

  “前后遭遇大小行刺、投毒、陷阱……共计七次。” 他报出一个冰冷的数字。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连侍立一旁如同影子般的杜黄裳,都猛地倒吸一口冷气,瞳孔骤缩,看向刘晏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七次!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世家蓄养的亡命之徒追杀下,竟能活下来?

  这简直是奇迹!

  “有在荒僻驿道上伪装成剪径盗匪,趁夜劫杀,刀光映着残月,喊杀声刺破荒野;

  有在卑职投宿旅店时,买通店家小二,于饮食茶水中下入无色无味的剧毒‘鹤顶红’,若非那晚卑职因核算账目至深夜,腹中饥饿,先喂了窗台上一只偷食的野猫半块点心,顷刻间那猫便七窍流血而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晏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有趁卑职视察书坊人流密集时,混入人群,突施冷箭,箭簇就钉在卑职脚边三寸的青石板上,尾羽犹自颤动……”

  每一个场景都如同一幅血腥的画面在殿内众人眼前展开。

  “最险的一次,在洛阳城外三十里铺。”

  刘晏的目光变得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那惊魂一刻。

  “卑职乘马车赶往新店开张吉时,行至一处狭窄山道,两侧峭壁如削。前方突遇‘塌方’阻滞,乱石横陈。护卫统领王校尉乃天工之城百战老卒,经验丰富,立刻察觉有异,空气中弥漫着不寻常的寂静,连鸟鸣都消失了。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