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752章 骄傲且自负的高仙芝

第752章 骄傲且自负的高仙芝

  河西节度使府,凉州城.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

  厚重的云层沉沉低垂,仿佛洪荒巨兽的脊背,压得凉州城巍峨的城墙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朔风呜咽着穿过箭楼垛口,卷起细碎的砂砾,抽打在冰冷的城砖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万千细小的鬼魂在窃窃私语。

  节度使府深处,帅堂之内,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凝重肃杀。

  十数支手臂粗的牛油巨烛在青铜烛台上熊熊燃烧,噼啪作响,将偌大的厅堂照得亮如白昼,却驱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烛火跳跃不定,在哥舒翰如山岳般稳坐的身躯上投下摇曳而巨大的阴影。

  他身上那副跟随他征战半生的明光铠,甲片冰冷如霜,烛光在其上流淌,折射出幽暗的金属寒芒,更衬得他脸上那道自左额斜贯至右颊的深红刀疤如同一条饮饱了血、正在缓缓蠕动的赤色蜈蚣,狰狞可怖,仿佛随时会破皮而出。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味道:铁器经年累月渗出的淡淡铁锈腥气、厚重皮革被汗水浸润又风干后的陈腐味、新研墨汁的清冽苦涩,以及一丝若有若无、却根植于边关骨髓里的、干燥尘土的气息。

  楠木帅案之上,四份墨迹犹新、还散发着油墨特有气味的“天工快报”被仔细摊开,如同四片决定命运的符牌。

  哥舒翰身披十数斤重的明光铠,腰背挺直如大漠中千年不倒、虬枝盘结的胡杨,端坐如磐石。

  他那双指节粗大、布满厚厚老茧如同砂石般的手掌,正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沉重,逐行摩挲着那些冰冷的文字。

  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微响。

  他的目光,尤其在那份字迹清晰、盖有模糊却极具威慑力印鉴的“李隆基密旨”影印件,以及描述诛杀安氏父子那惊心动魄、字字染血的细节段落上,久久停留。

  烛火在他深邃如古井的眼窝里跳动、沉浮,映照出其中复杂难言的光芒。

  有对安禄山、史思明这等巨枭伏诛、中原稍靖的快意恩仇;

  有对长安惊变、天子西狩、国本动摇的深切忧虑;

  更有对那位年仅十七岁、却已在短短数月内搅动天下风云、只手擎天的“殿下”——裴徽,那份难以抑制的震撼、审视,以及一丝……敬畏。

  良久,一声沉郁如闷雷、饱含着边关数十载风霜雨雪的叹息,从他宽厚的胸腔深处滚出,浊气喷涌,仿佛将帅堂内的烛火都吹得一阵摇曳。

  那眼中翻腾的光芒最终沉淀下来,化为一种千锤百炼、磐石般的坚定。

  记忆的闸门,被这声叹息猛然撞开。

  去年献俘阙下时的辉煌荣耀,金吾卫仪仗如林,百姓山呼海啸,仿佛还在眼前耳边。

  然而,转瞬之间,熊虎中那个莽夫惊天动地的刺杀,如同淬了剧毒的冰锥,毫无预兆地刺穿了他命运的咽喉!

  顷刻间,从功勋卓着、威震河西的节度使,跌落为阶下死囚。

  天牢的阴冷潮湿仿佛再次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渗入骨髓。

  霉烂稻草混合着血腥、排泄物的恶臭,以及无边无际、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息,如同毒蛇钻入鼻腔。

  铁窗外透进的那一丝微光,映照着狱卒冷漠如石刻的脸孔,同僚们或幸灾乐祸、或避之唯恐不及的眼神,像冰冷的针,扎在心上。

  ‘功名富贵,转眼成空。这铁窗寒镣,便是哥舒翰的归宿?’那一刻的冰冷和屈辱,比朔风割面更痛彻心扉。

  就在这无边的黑暗里,是裴徽!

  如同穿透地牢厚厚石壁、直射而入的一束炽烈阳光。

  他仿佛又听到了那个在死寂牢房中响起的、刻意压低的熟悉声音,那是裴徽的心腹:“哥舒大帅,稍安勿躁。裴帅已有安排,万不可轻生!”

  那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点燃了他心中将熄的火焰。

  是裴徽,在朝堂汹汹、墙倒众人推之际,想尽办法打通关节,传递消息,保他不被杨国忠一党暗害于那不见天日的囚笼;

  是裴徽,以雷霆手段和过人的胆识,在皇帝震怒、众口铄金之际,力陈冤情,最终将他从必死之地拉出,甚至奇迹般地让他官复原职,重掌河西雄兵!

  这份再造之恩,重于泰山,足以让他哥舒翰以性命相报。

  更令他此刻心潮澎湃、热血激荡的是,裴徽不仅救了他一人!他还在那场席卷朝野、清洗“王忠嗣余党”的暗流汹涌中,以不可思议的手段和巨大的政治风险,硬生生保下了他已故恩师王忠嗣的清名!

  王忠嗣,那个如父亲般教导他、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统帅,那个被奸佞构陷郁郁而终的悲情英雄,他的功绩没有被抹杀,他的冤屈得到了昭雪!

  不仅如此,裴徽更护住了河西一系大量被牵连、曾与他哥舒翰并肩浴血、同生共死的武将!

  这些兄弟,这些袍泽,得以保全性命,甚至部分官复原职。

  这份对边军袍泽的深厚情谊和强大回护之力,让哥舒翰胸中暖流激荡,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油然而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知我,懂我河西将士!’他心中低吼。

  思绪瞬间被拉回烽火连天的边关战场!

  号角凄厉,战鼓如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