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蜀地风云

  蜀地实权官员和豪强家主们身着最昂贵的蜀锦华服,珠玉满身,却面色各异,如同戴着一张张精致的面具。

  有人强作镇定,小口啜饮着杯中琥珀色的烈酒,喉结滚动,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主位空悬的紫檀木大椅;

  有人眼神闪烁,如同受惊的兔子,不断用眼角余光扫视着周围的人,试图从他人的表情中捕捉信息;

  更有几位老成持重、历经宦海沉浮的家主,如锦江王氏的老太爷王嵩,眉头紧锁成川字,布满老年斑的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摩挲着腰间那枚温润的羊脂白玉佩,那玉佩已被摩挲得油光水滑,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慌。

  他在掂量,掂量着眼前这位失势宰相抛出的诱饵,其下隐藏着怎样的钩索与未知的风险。

  厅内虽觥筹交错,但交谈声压得极低,形成一片嗡嗡的背景噪音,更添诡谲。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厅门无声洞开。杨国忠在几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亲卫簇拥下,昂然而入。

  他并未立即走向主位,而是在厅门口站定。

  锐利如刀锋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那目光冰冷、审视,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像无形的冰水泼洒下来。

  喧嚣的厅堂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交谈声、碰杯声、丝竹声瞬间戛然而止,死寂降临,沉重得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某些人粗重的喘息。

  杨国忠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有力地搏动,咚,咚,咚!那是孤注一掷的战鼓,是悬崖边舞蹈的节拍。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蜀地夜露的微凉和香料燃烧的燥热,混合成一种奇异的力量感。

  “诸位!”杨国忠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惊雷,炸裂了死寂。

  那声音里饱含着一种刻意为之的、令人心悸的悲怆与激昂,如同在万丈深渊边缘发出的泣血呐喊,“长安——沦陷了!宫阙蒙尘,宗庙泣血!圣驾——播迁西狩!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唐,到了悬崖边上!”

  他猛地一拳,狠狠砸在身前的紫檀木案几上!

  “砰!”一声巨响!案几上的金樽玉盏齐齐一跳,碰撞出清脆又惊惶的哀鸣。

  离得最近的几位家主身体剧颤,杯中酒液泼洒出来,濡湿了华美的衣襟,却无人敢动。

  他刻意停顿,让“圣驾播迁”这四个字带来的巨大恐惧感,像瘟疫一样在每个人心中疯狂发酵、蔓延。

  他看到不少人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变得惨白如纸,眼中流露出真实的、无法掩饰的惊惶。

  这正是他需要的土壤——恐惧的沃土,才能催生他想要的果实。

  “然!”杨国忠陡然将音调再拔高一度,眼中爆射出狂热而精明的光芒,仿佛在绝望的深渊中抓住了一根金灿灿的、足以救命的稻草!“天佑大唐!祖宗庇佑!延王殿下,圣人之嫡脉,真龙之嗣!已承天意,奉密诏入蜀!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话音未落,在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目光聚焦下,他猛地从宽大的紫袍袖中抽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

  那绢帛质地古旧,边缘甚至有些许磨损和微不可察的虫蛀小孔,透着一股精心炮制的沧桑感。

  但最刺目、最攫取人心魄的,是那方盖在绢帛中央的鲜红玺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朱砂的颜色在满堂辉煌烛火的照耀下,红得近乎妖异,如同刚刚凝固的、还带着体温的鲜血,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和呼吸!

  “嘶——”

  “啊!”

  厅内响起一片压抑到极致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仿佛整个大厅的空气都被瞬间抽空。

  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在那卷黄绢上,瞳孔因极度的震惊而放大。

  锦江王氏的老太爷王嵩,这位在蜀地跺跺脚地皮都要抖三抖的耆老,手中的玉杯“当啷”一声掉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摔得粉碎,昂贵的酒液如同血泪般四溅,但他浑然不觉,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只是死死盯着那抹刺眼的、象征至高权力的鲜红。

  他身边侍立的儿子王焕,下意识想去搀扶,手伸到一半却僵在半空,同样被那“传国玉玺”的印记震慑得失了魂魄。

  杨国忠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更甚。

  他知道,火候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无限悲痛、无比忠诚以及肩负重任的凝重神情,仿佛正承受着巨大的心灵煎熬。

  他用一种近乎泣血般的、颤抖而激昂的语调,开始宣读那份由他与心腹幕僚(阴鸷精明的崔景负责构陷裴徽罪状,善于伪造文书、精通古物作旧的陈涛负责炮制实物)在行宫最隐秘的偏殿里,苦熬了数个不眠之夜,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伪造的“遗诏”:

  “诏曰:‘朕感疾沉疴,沉疴难起,恐天命不永,难继宗庙社稷之重。皇儿李玢,天资仁孝,聪慧明敏,深肖朕躬,可承大统。着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国忠为辅政大臣,护佑新君,匡扶社稷,整饬纲纪,待驱除逆贼,廓清寰宇,再整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一个字都像一柄重锤,狠狠敲打在众人的心头。这“密诏”的内容,是他们反复推敲,结合马嵬驿兵变前夜的时间点,力求在“合理性”与“紧迫性”上做到天衣无缝。

  查阅无数旧档模仿笔迹口吻,寻来陈年宫廷御用绢帛用药水浸泡做旧,甚至不惜代价,由陈涛以近乎失传的古法,耗费一块上等美玉,秘密篆刻了这方足以乱真的玉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