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650章 潼关陷落后的各方反应

第650章 潼关陷落后的各方反应

王将悄然离开洛阳。”他的话语平静而又坚定,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郭襄阳率领五千精兵随行,李太白等三人贴身护卫。”

  “严庄、丁娘则暗中随行,负责情报网络的顺畅运转。”

  裴徽详细地安排着行程,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郭子仪悚然一惊,猛地抬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殿下欲往何处?”

  这个问题似乎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一时间,整个房间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裴徽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仿若破晓的晨曦,刺破黑暗。

  “本王前往一处足以扭转乾坤之地。”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自信和决心,让人无法质疑他的决定。

  顿了一下,裴徽一脸肃然地看着郭子仪,郑重地吩咐道:“子仪兄,你与熊虎中率领两万雄兵,佯攻潼关。记住,务必竭尽全力,牵制住叛军,尽可能让他们进入关中的人马大幅减少。”

  说完,裴徽转头看向冯进军和杜黄裳,继续说道:“冯进军、杜黄裳,你们留守洛阳,逐步收复河北失地。”

  厅内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有那烛火在寂静中噼啪作响,仿佛是在为这紧张的氛围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微低沉地说道:“殿下此去,犹如深入龙潭虎穴,凶险异常……不如让卑职率领大军随您一同前行,也好有个照应。”

  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此次行动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而裴徽身边的兵力相对较少,一旦遇到强敌,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郭子仪并不知晓,裴徽在长安城和关中还有不少良将和数万大军,这些都是他的后备力量。

  所以,尽管郭子仪心中忧虑重重,但裴徽却显得胸有成竹。

  只见裴徽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对郭子仪的提议并不在意。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递给郭子仪,说道:“后续无论本王是否有命令传达,若是局势有变,便依此计行事。”

  郭子仪心中虽然充满了疑虑,但他对眼前这位殿下的能力和智慧有着深刻的了解。

  尽管殿下年纪尚轻,但他向来以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而着称。

  因此,郭子仪决定不再多言,而是静静地聆听裴徽的安排。

  说是议事,实际上更像是裴徽将早已精心策划好的计策进行详细的布置和部署。

  他的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让人不禁对他的智谋和果断深感钦佩。

  就在当天夜里,洛阳城仿佛变成了一头被惊扰的巨兽,开始了紧张的整军备战工作。

  士兵们迅速集结,盔甲碰撞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旗帜飘扬,灯火通明。

  整个城市都被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所笼罩。

  裴徽静静地伫立在窗前,仰望着那满天繁星。

  它们宛如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浩瀚的天幕之上,闪烁着微弱而迷人的光芒。

  这宁静的夜空与下方忙碌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

  然而,就在这宁静的时刻,李腾空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裴徽的身后。

  她的出现没有引起丝毫的声响,仿佛她本就是这黑夜的一部分。

  “裴郎,我们这是要回长安的家了吗?”李腾空的声音轻柔而略带一丝期待。

  裴徽微微一笑,转过身来面对她,温柔地说道:“我们在长安的家暂时无法回去了,不过若是路上进展顺利,天工之城的家倒是可以赶得上。”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李腾空听后,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地开口说道:“或许……圣人此刻正在暴跳如雷吧?”

  她的声音平静,但其中却似乎隐藏着一丝调侃的意味。

  裴徽微微地摇了摇头,他的眼眸深处,似乎闪过了一丝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复杂情感,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讥讽之意。

  “不,”他轻声说道,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他应该在恐惧。一个坐拥天下的帝王,此时最为惧怕的事情,恐怕就是失去自己的性命了吧。”

  ……

  第二天,晨曦初现,裴徽在郭襄阳一行五千精兵护卫下,悄然从洛阳城中离去,不知所踪。

  与裴徽一同前行的,除了那以李太白、李腾空和李季兰组成的保镖三人组之外,还有严庄、丁娘、血眼等一干人等。

  他们就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紧紧地跟随着裴徽,寸步不离。

  而在严庄和丁娘等人的身后,还各自矗立着一支庞大而神秘的队伍。

  这些队伍分别负责情报搜集、刺杀行动以及护卫任务,每一支都犹如庞然大物一般,让人不敢小觑。

  与此同时,郭子仪和熊虎中则如同两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奉命率领着两万人马,如雷霆万钧之势,直逼潼关而去。

  而冯进军和杜黄裳则率领着一万人马驻守在洛阳城,遥遥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