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355章 杨国忠心中的嫉妒和畏惧

第355章 杨国忠心中的嫉妒和畏惧

在觉醒的巨兽,让人不寒而栗。

  而说起这天工城,更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堪称富甲天下。

  杨国忠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很多时候钱能通神,也能通圣人。

  然而,真正令他感到惶恐不安的,还要数裴徽在圣人面前所享有的无上恩宠。

  这份恩宠就如同那高悬于天际的皎洁明月一般,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恩宠不仅没有丝毫减退之意,反而已经超越他的势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裴徽还拥有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特权。

  对于那些正四品以下的官员,他甚至可以先斩后奏;即便是面对正四品以上的高官大员,他也能够先将其抓捕入狱之后再行禀报。

  此外,他还有着随时随地入宫面见圣上的特殊待遇。

  这些特权使得裴徽在朝堂之上的地位愈发稳固,权势滔天。

  当然,造成如今这般局面的原因,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事实上,裴徽之所以能够如此春风得意,还与其完成了众多连他本人和李林甫都只能望洋兴叹、自愧不如的大事密切相关。

  比如说,裴徽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了清河崔氏中的重要人物崔圆,自己却能安然无恙,毫发未损。

  不仅如此,清河崔氏非但没有因此对裴徽展开报复行动,反倒主动找上门来寻求与之合作。

  再看看那曾经香火旺盛、庄严肃穆、有着大唐第一寺庙的大慈恩寺,在裴徽的操控之下,瞬间土崩瓦解,轰然倒塌。

  就连京兆杜氏这样根基深厚的顶尖望族门阀,也因为得罪了裴徽,直接被灭门。

  特别是那个安禄山,差一点就被裴徽弄死在长安城内!

  这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无一不是他和李林甫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根本就不敢去尝试的壮举。

  “切记本相之前的嘱咐,徽儿归来,务必速速将此事告知于他。”杨国忠面色凝重地说道,话语之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言罢,他轻轻挥了挥手,那动作看似随意,但其中所蕴含的权势却是让人无法忽视。

  杨富贵站在一旁,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深知自己刚刚不小心说错了话,已然触怒了眼前这位位高权重的大人。

  此刻,他只能强挤出一丝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恭顺卑微,小心翼翼地向杨国忠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像一只受惊的老鼠一般,迅速地退到了远处。

  杨富贵刚刚离开,只见一群身着华服的重臣、权贵以及宗室们,犹如饿虎扑食一般朝着杨国忠围拢过来。

  他们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口中更是滔滔不绝地说着各种奉承讨好的话语。

  杨国忠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对于这种被众人簇拥、阿谀奉承的感觉,他显然十分受用。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那群世家门阀之主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恼怒之情。

  因为这些人只是礼节性地与他寒暄了几句之后,便不再理会他,自顾自地交谈起来。

  看着那些世家门阀之主冷漠的背影,杨国忠暗自咬牙切齿,心中恨恨地想道:“哼!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如此轻视我!待日后寻得良机,定要让你们这些世家门阀好看!”

  虽然他有着将李林甫满门抄斩的底气和信心,但面对那些底蕴深厚、势力庞大的顶尖世家门阀,他却也不敢轻易妄言能够将其彻底铲除。

  毕竟,这些世家门阀传承已久,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动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京兆府司录参军颜真卿到!”只听一声宛如洪钟大吕般响亮、恰似长笛之音般悠扬的唱礼之声,骤然从中院传至众人耳际。

  杨国忠及其他人闻此声响,赶忙抬起头来,目光齐刷刷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但见一位身形伟岸的男子正迈着大步朝这边走来。

  此人面容端正,剑眉星目,鼻直口方,神色刚毅无比,仿佛历经无数风雨沧桑,却始终不改其坚定之志。

  他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令人刚强之气。

  此时的中院里,众多朝廷重臣、达官显贵、皇亲宗室以及世家大族的家主们见到这位男子到来,纷纷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对他打招呼。

  颜真卿乃当今天下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造诣堪称登峰造极,名满天下。

  他的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钟爱。

  小主,

  即便是颜真卿从未对李隆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但凭借着他那超凡脱俗的书法技艺,依然赢得了李隆基的欢心。

  也正因如此,在当今这个充满权谋算计、毫无公平与公正可言的官场之中,以颜真卿的刚直性格,才能得以身居正四品高位。

  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和地位,使得许多人为了能在开院、立衙、开楼等重要场合求得他的一幅墨宝,不惜费尽心机与之结交。

  毕竟,若能得到颜真卿亲手所题之字,不仅可为这些场所增添几分高雅之气,更能彰显主人的身份与品味。

  杨国忠站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平日里高高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