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337章 突如其来的圣旨

第337章 突如其来的圣旨

  其一,裴徽不辞辛劳地亲自从不良府以及天工之城的驻军中精挑细选出来整整一百名优秀的基层军官。

  这些被选中的军官个个都能力出众,且对裴徽忠心耿耿。

  裴徽毫不犹豫地将他们送到了黑蛇谷这股武装势力当中,并要求杜武委以重任。

  其二,则是在黑蛇谷内部着手构建起一套完备的后勤和武器保障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是一场及时的春雨,源源不断地向黑蛇谷的众人发放着充足的粮草、按时的军饷、崭新的衣装以及精良的武器装备等等各类军需物资。

  当然了,负责这套后勤和武器保障系统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无一不是裴徽的心腹之人。

  就这样,经过了漫长无比的三个多时辰,裴徽才终于与杜武将所有的事宜逐一商谈完毕并达成共识。

  紧接着,裴徽便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去与杜武展开后续各项工作的具体对接。

  而不等裴徽稍作歇息,李芳军却已经匆匆跑来,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宫中竟然有一道圣旨降临!

  裴徽听到这个消息后,禁不住微微吃了一惊。

  要知道,凭借他如今对于皇宫的掌控力,按常理来说,李隆基下达圣旨这种大事,他不可能事先连一点风吹草动都察觉不到。

  “难道这李隆基只是一时兴起,突发奇想地下达了这道圣旨?以至于就连宫中那些平日里最为机敏的内侍和宫女们也都未能提前察觉到丝毫异样。”

  裴徽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着,一边依旧保持着那副不慌不忙的姿态,迈着稳健而又从容的步伐朝着前院缓缓走去。

  跟在他身后的李芳军,则如同一条忠实的小尾巴似的,亦步亦趋、紧紧相随。

  就在这时,裴徽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随口问了一句:“此次前来传旨之人究竟是谁?”

  李芳军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卑职正要向大帅禀报,此番前来传旨的正是那位德高望重的高力士。”

  “什么?居然是高力士亲自前来传旨?”裴徽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也是惊愕不已。

  要知道,高力士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位高权重不说,而且已经有好些年不曾亲自出宫替皇上传递旨意了。

  “既然是高力士亲自出马,咱们可万万不能让他在此久候啊!” 裴徽嘴上这么说着,脚下的步子却是越走越快,大步流星地向着前院飞奔而去。

  此时此刻,裴徽的内心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他实在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样的圣旨,竟然能够劳动高力士这样的大人物亲自出宫为自己传旨。

  面对高力士带来的圣旨,与往昔袁思艺前来传旨的时候大不相同。

  袁思艺来传旨时,他们二人尚能如同亲密无间的老友一般,唠着家长里短的闲话,顺带就把那圣旨轻轻松松地递了过来。

  然而此时此刻,裴徽却只能像只温顺乖巧的绵羊一样,老老实实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等待着高力士宣读圣旨。

  只见高力士面容肃穆,神色庄重,手持圣旨,一字一句清晰而响亮地念道。

  而当裴徽听到圣旨中的具体内容后,更是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拢。

  原来,李隆基下达的这道圣旨竟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责令裴徽必须在短短七天时间内,风风光光地迎娶李腾空过门,正式举行大婚典礼,将她娶进自己的家门。

  “高将军呐,您说这圣人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呀?为何会如此急切火燎地非要我和小仙姑娘这么快就共结连理呢?”裴徽满心疑惑不解,一边忙不迭地起身,热情洋溢地伸手邀请高力士进入屋内坐下说话,一边满脸狐疑地开口询问道。

  高力士倒是显得毫不避忌,稍稍凑近裴徽一些,然后刻意压低了嗓音,小声说道:“就在刚刚不久前,圣人可是专门把李林甫给召唤到宫里来了。”

  “而且一见面,圣人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打算更换宰相的意图。”

  “不过,面对李林甫要如丧考妣的神色姿态,圣人格外开恩,允许李林甫向他提出一个要求。”

  “结果嘛……你猜怎么着?”

  “李林甫这家伙居然毫不犹豫地恳请圣人降下旨意,命令你裴徽务必在七日之内跟他的女儿李腾空完成婚事,喜结良缘呐!”

  “圣人对贵妃和虢国夫人的心思可谓了如指掌,他深知她们并不希望你这般仓促地迎娶李林甫之女。”

  “然而,圣人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既出,又岂会轻易反悔?”

  “更何况那是已经应承过李林甫的事情,圣人心高气傲,自是不屑于食言而肥。因此,圣人当机立断地下达了旨意。”

  “不仅如此,圣上还特意派遣老夫我亲自出宫前来传旨,并严令要劝说你小子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接下这道圣旨,且必须在短短七日之内将李腾空迎娶过门。”

  高力士言罢,一双眼眸紧紧盯着裴徽,其中蕴含着明显的警告之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裴徽听完这番话后,顿时恍然大悟。

  心中不禁暗暗思忖起来:近些日子以来,自己一心只顾着全力筹备如何抵御安禄山起兵叛乱一事,同时还要绞尽脑汁地谋划京兆杜氏那边的事务,竟然疏忽大意到对杨国忠关注不够。

  不过,面对李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