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102章 郯王李琮的悲哀

第102章 郯王李琮的悲哀

msp; 只因为这六名黑衣杀手的面容上都被某种利器从左眉头到右下巴,划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

  ……

  “李林甫,朕欲在王忠嗣来长安述职之前废了太子之位,但大唐不设储君,恐生波澜。”

  “然,朕还春秋正盛,其实并不想设储君。”

  裴徽在西域庄园遭受刺杀时,长安城内兴庆宫中,李隆基将李林甫独自召进宫中,商议废太子之事。

  而且,面对李林甫独自一人,李隆基对自己心中的想法没有丝毫遮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深知圣人心意的李林甫这几天对此早有思考,立刻恭敬说道:“老臣以为,若是废了太子之后,又不设太子,恐引来天下人非议,影响天下人和后人对圣人的风评。”

  李隆基一听,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和不满。

  李林甫见此,心中一凛,连忙低着头快速说道:“老臣以为若立郯王为太子,既不影响世人对圣人的风评,又不用担心郯王当了太子之后能有谋逆之心。”

  李隆基一听,顿时神色一怔,若有所思之后,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自唐太祖李渊之始,大唐选择储君,原则上以嫡长子为首选,没有嫡子,庶长子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刚登基为帝的时候,李隆基的皇后王氏没有生育儿子,因此就没有嫡子,庶长子是刘华妃所生的李琮。

  李琮本应顺理成章成为太子,但可惜李琮年轻时候有一次打猎,失足落下战马,被野兽抓伤了脸,几乎是毁了容。

  而作为大唐储君,几乎被毁容的脸自然是有损大唐形象。

  因此,李亨后来就获得了太子之位,李琮只得了郯王之位。

  李隆基稍加思索,便明白了李林甫的意思。

  立李琮为太子,因其毁了容,几乎不可能当皇帝。

  毕竟没有哪个官员和权贵会认为一个毁了容的皇子能够当大唐皇帝,能够成为天可汗。

  “不错,右相之言甚得朕心。”李隆基微微颔首,对李林甫表示满意。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