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第67章 引争议,隐藏的目的

第67章 引争议,隐藏的目的

  魏征都快气炸了。

  他的好大儿不过收购点粮食,怎么就沦落到进大狱?再说论懂大唐律令,谁能比他魏征懂。

  该死的长孙无忌,他的号还真没取错,难怪喜欢孵鸡鸡。

  “长孙大人,我儿叔玉不过收购些粮食,不知触犯大唐哪一条律令?”

  “这……”

  长孙无忌有点慌,他太清楚魏征的战斗力。只是箭已经上弦,他不得不发。

  “魏叔玉哄抬物价,难道不是触犯大唐律令吗?”

  魏征追问道:“长孙大人最近可曾上街买粮?与秋收前相比,一斗粮食的价格并未变,一石粮食的价格反而低两文。

  请问,魏叔玉怎么就哄抬物价??”

  “额……”

  不愧是御史大夫出身,魏征的嘴巴一如既往的厉害。

  毕竟是自己的外甥,高士廉只得出马解围。

  “玄成莫要羞恼,辅机也是为了长安的稳定。往年官仓最少收购四成粮食,今年到现在只收购一成,明年长安的粮价谁敢保证会平稳?”

  房玄龄附和道:“事关长安粮价的稳定,我看还是将魏叔玉喊过来问一问。”

  李世民自然答应下来,便让一队执金吾将魏叔玉押过来。如果不那样做,天知道他要等到猴年马月。

  一刻钟后。

  魏叔玉极其不爽走进御书房。

  “见过圣上,见过各位大人。”

  李世民冷哼一声:“叔玉,你为何要大肆囤积秋粮??”

  “啊…就因这事??”魏叔玉直接傻眼了。

  他还以为吐蕃使团被灭之事被人知晓,原来是收购秋粮的问题。

  环顾四周,魏叔玉极其傲娇道:“父皇,儿臣收购秋粮可是大大的功劳,您怎么也得赏个公爷当当!”

  “啊——!!”

  御书房内众人都傻眼了,嘴角抽搐个不停。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没皮没脸的混小子。

  李世民收敛心神,语气戏谑道:“你小子扰乱官府收购粮食,还有脸找朕表功劳?”

  魏叔玉大方摆摆手:“如果没算错的话,官仓只收购一成的关中秋粮。倘若我愿意以40文一石,给官仓补齐空缺的三成粮食,父皇还会怪罪吗?”

  “额……”李世民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不仅他很震惊,御书房内其他人同样很震惊。倘若按魏叔玉所言,那他不仅是吃力不讨好,还要亏不少铜钱。

  柴米油盐酱醋茶,粮食能放在第二位,自然十分重要。

  随着长安与关中人口越来越多,随着丝绸之路越来越繁忙,长安的粮价迟早会暴涨。

  到时候他垄断关中与京畿道的粮食生意,相当于躺在床上赚钱。

  李世民很是不解问:“叔玉,那你岂不是要亏不少钱财?”

  “亏钱是我的事,待会让人拖五十万石粮食卖给官仓。”

  他并不想解释,高端的商战他们压根看不懂。

  大唐境内有4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扬州身处江南鱼米之乡,粮食自然多得很。益州就是后世的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益州,粮食自然也有盈余。

  长安虽说地处关中平原,随着人口增长与越来越多的流动客商,长安缺粮问题愈发突出起来。

  将巴蜀的粮食运至长安,显然不现实,那时的山路太难走。

  所以长安的粮价对其它地方而言,往往要高上五成。否则也不会有居长安,大不易的说法。

  魏叔玉之所以从世家手里夺关中粮食,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逼迫世家粮商从其它地方运粮到长安。

  长安高粮价的诱惑,世家们自然不会放弃。他们没足额收购关中粮食,自然会从其它地方运粮到长安。

  李世民自然不懂魏叔玉的用意,再说剩余的三四成粮食掌握在魏叔玉手中,总好过掌控在世家手里。

  “叔玉下去吧。总之你要记住一点,长安的粮价不能乱。”

  魏叔玉点点头:“父皇放心吧,过个一年半载您就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

  出御书房刚往东边的立政殿没走几步,就被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给堵住。

  “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显得很客气,一把拉住魏叔玉的手。

  “秋高气爽,三日后孤在上林苑举办秋猎,不知叔玉可感兴趣?”

  “秋猎??”魏叔玉追问一句。

  李承乾拍拍脑袋:“孤忘记解释,说是秋猎,其实以秋游与诗会为主。秋猎只怕多半不可能,这两年上林苑的猎物,都被父皇给杀没了。”

  魏叔玉有点不想去,主要是他的贴身保镖薛仁贵,一直都没有回来。

  再说他一个小屁孩,小手枪又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