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22章 杨坚整肃定乾坤 叔陵荒淫乱社稷

第222章 杨坚整肃定乾坤 叔陵荒淫乱社稷

,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五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哭得像个大人。

  长大后名声不错,周太祖宇文泰特意替他申请,让他继承了美阳县公的爵位。

  “公子年纪轻轻就袭爵,前途无量啊。”

  旁人常这么奉承他。

  谁知大冢宰宇文护硬要把女儿嫁给他。

  苏威看着宇文护专权跋扈,心里直打鼓。

  “这门亲事,我实在不敢应承。”

  他对友人说,“只怕日后要受牵连。”

  果然,他趁着夜色逃进深山,躲在一座寺庙里读书。

  后来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推辞不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大人,圣上又下诏书了。”

  小和尚捧着诏书来找他。

  苏威头也不抬:“就说我病了,不能奉诏。”

  他就这么在寺里住着,读书写字,任朝廷三催四请,始终不肯出山。

  到隋主杨坚做丞相时,因高颎的推荐,召苏威入府相谈。

  两人一见如故,杨坚对他十分器重。

  约莫过了一个多月,苏威听说杨坚即将受禅称帝,竟连夜逃回乡里。

  高颎得知后,急忙请命道:“丞相,苏威擅自离去,是否派人追回?”

  杨坚捻须一笑,眼中透着深意:“他既不愿参与此事,何必勉强?

  且先由他去。”

  数月后,杨坚登基为帝,与重臣李德林生了嫌隙。

  这时,他忽然想起苏威,便下诏召他入朝。

  不仅追封其父苏绰为邳公,还让苏威承袭爵位。

  朝堂上,老臣们私下议论:“这苏威,先是逃隐,如今又受封赏,倒真会做戏!”

  苏威进宫当官以后,和高颎一起掌管朝廷政务,越来越受皇帝的宠爱。

  有一天早上上朝的时候,苏威坦率地向皇帝提意见说:“陛下,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应该减轻老百姓的赋税,提倡节俭的风气。”

  杨坚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说:“你说得非常对。”

  接着就下令废除那些不合理的捐税,皇宫里华丽的装饰品也都全部撤掉了。

  散朝以后,苏威陪在皇帝身边,诚恳地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常常教导我,只要读好一卷《孝经》,就足够用来安身立命、治理国家了。”

  杨坚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最开始,北周制定的法律,已经比较宽松和简单了。

  隋朝建立以后,杨坚觉得还不够完善,就对高颎、杨素等大臣说:“天下刚刚平定,老百姓的心还没有安定下来,刑罚这件事,不能不谨慎对待。

  自古以来,用严厉的刑罚和严酷的法律,不一定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我想让法律条文简单明了,宽和严相互配合。”

  高颎点头表示赞同,说:“陛下圣明。

  前朝的旧法律,有的太严格,有的又太宽松,不如吸取魏、晋法律的优点,同时考虑齐、梁法律的经验教训,采用折中的办法来制定新法律。”

  于是,隋朝开始修订新的法律,废除了枭首、鞭刑等残酷的刑罚,除了谋反这样的大罪以外,不再牵连整个家族。

  死刑只留下绞刑和斩刑两种;流放的刑罚分为三个等级,最远的也不超过三千里;

  徒刑按照年数分为五个等级;

  杖刑和笞刑也都有规定的数目,不再随便加重刑罚。

  有一次朝廷商议事情的时候,杨素上奏说:“士大夫犯了罪,应该先让大臣们一起讨论,然后再请陛下做决定。

  如果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或许可以减轻刑罚,或者用交赎金的办法来抵罪。”

  杨坚点头说:“这样很好!

  但是如果老百姓有冤屈,又该怎么办呢?”

  苏威回答说:“如果县官不受理,老百姓可以按照顺序向州、郡、省上诉。

  如果还是不能伸冤,还可以到京城来诉说情况。

  枷、杖等刑具,大小都有规定的样式,不能随便乱用。”

  新的法律推行以后,打官司的人渐渐少了。

  可是杨坚翻看刑部的案件记录,发现案件还有上万件,不禁皱起眉头说:“法律还是太严格了。”

  他把苏威叫来,嘱咐说:“你再对法律条文进行删减,一定要让它简单扼要,虽然看起来宽松,但却没有遗漏。”

  苏威接受了命令,又对法律条文进行了精简,还设立了律学博士和弟子,专门研究法律的精髓,随时进行修改。

  有一天,高颎进宫,看见杨坚正在批阅新法律,就笑着问:“陛下日夜辛苦操劳,是不是觉得新法律还有不合适的地方?”

  杨坚放下笔,叹息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