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25章 荆州秘策定烽烟 建康血诏开新天

第125章 荆州秘策定烽烟 建康血诏开新天

么,“等等,把沈约那老匹夫的看押减半,让萧衍的人有机会……”

  五日后深夜,襄阳码头。

  萧憺的战船如黑鱼滑入汉水,桅杆上未挂任何灯笼。

  船头甲板上,他摸着怀中萧颖胄生前所赠的短刀,刀鞘上“宁为玉碎”四字已磨得发亮。

  “将军,江陵方向有烽火!”

  了望手突然惊呼。

  萧憺抬头望去,只见西南天际染着诡异的红光,仿佛荆州大地正在流血。

  “加速!”

  他抽出佩剑砍断缆绳,战船猛地冲向夜色。

  船尾激起的浪涛里,隐约传来士兵们的窃窃私语:“听说颖胄公……”

  小主,

  “闭嘴!”老卒突然厉喝,“没看见旗上的‘萧’字吗?

  此时江陵城头,萧衍正站在女墙后遥望北方。

  夜空中升起三颗将星,最亮的那颗突然划过天际—正是萧颖胄下葬的时辰。

  他轻轻抚过腰间佩剑,剑穗上系着故人临终前剪下的一缕白发。

  “阿兄,你且看好了。”

  他对着夜空喃喃自语,“这天下,终究要姓萧。”

  话说巴西大营的情况。

  “建康守不住了!”

  巴西大营里不知谁吼了一嗓子,正在啃硬饼的士兵们齐刷刷摔了碗。

  巴东军那边已经炸开了锅,有人把盔甲扔在火堆里,火星子噼啪炸开,映着一张张惊慌的脸。

  “萧将军真投了?”

  两个小兵缩在粮车后头嘀咕。

  “不投等着喂刀啊?

  听说萧宝融那小子许了高官厚禄……”

  话没说完,外面突然响起战马嘶鸣。

  萧璝和鲁休烈浑身是土冲进来,铠甲上还沾着草屑:“都别愣着!

  收拾细软往江陵撤!”

  江陵城头飘着素白丧幡,几个穿麻衣的老臣正为萧颖胄棺椁摆供果。

  “丞相走得巧啊。”

  主簿压低嗓子,“您没见着前日探子来报,建康城里梁字旗都插到台城顶了?”

  另一人嘬着牙花子:“要我说,这追封巴东公的旨意来得蹊跷——”

  “啪!”

  有人把茶盏墩在案几上,溅出的水珠正巧落在萧颖胄灵位前供着的荔枝上,“萧衍如今是梁王了,咱们这位小主公……”

  话音戛然而止,因为所有人都听见殿外传来小皇帝萧宝融的抽泣声。

  建康宫城朱漆大门缓缓开启时,萧衍的赤袍下摆沾着露水。

  沈约捧着玉玺的手在抖:“陛下,江陵那边……”

  “该发的丧要发,该追的爵要追。”萧衍突然轻笑,“毕竟没有萧颖胄,孤现在还蹲在雍州城头吹北风呢。”

  要说萧颖胄真是心里有数。

  他闭眼那当口,梁王旗还没插上建康城头。

  若多喘半年气儿,怕是连棺材板都盖不严实。

  当然,这是后话。

  自从萧颖胄去世,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萧衍身上。

  这位雍州刺史望着案头齐和帝“见机行事”的密诏,嘴角勾起冷笑。

  他推开军帐帘子,远处建康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泛着血光—这南朝最后的都城,此刻正像熟透的果子等着人摘取。

  “将军,王珍国派使者求见。”

  副将张弘策捧着铜匣进来。

  萧衍摩挲着匣中明镜,镜缘还沾着宫中的脂粉香:“城里的蛀虫们等不及要啃树心了。”

  建康城里,十九岁的萧宝卷正披着孔雀金线织就的软甲,在华光殿前“征伐”。

  十几个宦官扮作叛军,被他用蘸了朱砂的箭矢“射杀”,满地滚动的竟是剥了壳的荔枝。

  “陛下,茹法珍求见三次了!”

  近侍在殿外喊得嗓子冒火。

  萧宝卷把最后颗荔枝塞进潘妃小嘴,才施施然踱进含德殿。

  茹法珍跪在青玉砖上,盔甲裂口处渗着血:“叛军已破朱雀门,请开库银犒军……”

  “叛军?”萧宝卷突然抽出侍卫的佩剑,剑锋擦着茹法珍鼻尖划过,“你们这群饭桶,连几个流寇都打不过?”

  剑尖挑起茹法珍的头盔,金箔簌簌落在织金地毯上。

  这幕闹剧传到王珍国耳中,这位守城大将气得砸碎茶盏:“昏君要我们拿命填,却连买刀的钱都不给!”

  张稷在旁搓着手:“不如……学崔慧景?”

  是夜,兖州参军冯翌带着三十死士摸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