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06章 昭文惨死葬豪华 萧鸾篡位引讨伐

第106章 昭文惨死葬豪华 萧鸾篡位引讨伐

br />
  然后,他就开始封官许愿了。

  太尉王敬则被封为大司马;

  司空陈显达成了太尉;

  尚书令王晏当上了骠骑大将军;

  左仆射徐孝嗣成了中军大将军;

  中领军萧谌不仅升了领军将军,还兼管南徐州刺史;

  中护军王玄邈去了南兖州当刺史;

  平北将军王广之成了江州刺史;

  晋寿太守王洪范则管起了青州和冀州。

  扬州刺史这个肥缺,萧鸾本来想让长子宝义来干。

  但宝义从小身体就不好,干不了这外派的活儿。

  萧鸾没办法,只好改让始安王遥光来干。

  遥光的弟弟遥欣镇守荆州,遥昌镇守豫州,

  这三个人跟萧鸾关系最铁,还有辅佐他登基的大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鸾特别信任他们,把重任都交给了他们,就像靠着长城一样踏实。

  度支尚书虞悰,最近突然说自己病得很重,就是不肯进宫上朝。

  新皇帝派了王晏去探望他,顺便想请他出来帮忙辅佐新朝。

  王晏到了虞悰家,好言好语地劝他:“虞大人啊,新主上英明神武,各位大臣也都在齐心协力,国家正需要您这样的老臣来出谋划策呢。

  您怎么能躲在家里不出来呢?”

  虞悰听了,摇摇头,很坚决地说:“主上圣明,大臣们也都尽心尽力,国家自然能安定繁荣。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有什么用处呢?

  我实在是不敢接受这个命令啊!”

  说着说着,虞悰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

  王晏看他这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只好回到宫里向皇帝复命。

  朝里的大臣们一听,有人就提议要弹劾虞悰,说他不顾大局。

  这时候,徐孝嗣站了出来。

  他说:“大家别急,虞悰这可是古时候那种耿直不阿的臣子啊!

  他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得理解。”

  朝里的大臣们听了徐孝嗣的话,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

  就这样,朝臣们议论纷纷的事儿,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过了几天,新登基的皇帝决定追封他的亲生父亲始安王道生为景皇帝,生母江氏也被追封为景皇后。

  同时,他还追赠已经去世的哥哥凤为侍中骠骑将军,并追封始安王的弟弟缅为侍中司徒,赐爵安陆王。

  萧鸾的哥哥凤,原先在宋朝当过郎官

  可惜宋朝末年就已经病逝了,留下来的嗣子就是遥光他们兄弟几个。

  而那缅呢,在齐太祖时期就受封了安陆侯,到了世祖永明九年也去世了。

  他的嗣子宝晊继承了爵位,后来被派到湘州当刺史。

  宝晊的弟弟宝览,被封为江陵公;

  还有个弟弟宝宏,封为了汝南公。

  皇帝也没忘了自己的故妃刘氏,追封她为皇后,谥号叫做敬皇后。

  刘氏去世已经有六七年了。

  她给皇帝留下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宝卷,二儿子宝玄,三儿子宝夤,小儿子宝融。

  除了这四个儿子,皇帝还有其他庶出的儿子呢。

  其中最大的庶子是宝义,接下来是宝源、宝攸,还有宝嵩和最小的宝贞。

  这天,皇帝鸾坐在龙椅上,心里琢磨着立太子的事儿。

  他想啊想,觉得虽然宝义是长子。

  但毕竟是庶出的,而且身体还有残疾,不太适合当太子。

  于是,他决定立宝卷为太子。

  消息一传出来,宫里宫外都议论纷纷。

  有人说:“皇帝英明,立太子这事儿可不能马虎。”

  也有人说:“宝卷这孩子聪明伶俐,将来肯定能当个好皇帝。”

  皇帝听了这些议论,心里挺高兴。

  接着,他就开始给其他儿子封王了。

  宝义被封为晋安王,宝玄封为江夏王,宝源封为庐陵王,宝夤封为建安王,宝融封为随王,宝攸封为南平王。

  封完这些儿子,皇帝还没忘宝嵩和宝贞呢。

  他把宝嵩叫到跟前,笑着说:“嵩儿啊,朕打算封你为晋熙王,你觉得怎么样?”

  宝嵩一听,赶紧跪下磕头:“谢父皇恩典!

  儿臣一定不负所望,为父皇分忧解难。”

  皇帝点点头,又转头看向宝贞:“贞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