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90章 萧道成登基称帝 宋顺帝命丧黄泉

第90章 萧道成登基称帝 宋顺帝命丧黄泉

r />   就这样,大典在一片热闹声中结束了。

  礼成之后,皇帝回到了皇宫,立刻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书。

  他宣布,废掉原来的宋国皇帝,封他为汝阴王。

  王太后就成了汝阴王太妃,谢皇后也变成了汝阴王妃。

  他把汝阴王原来的陈太妃的名号给撤了,让他们一家子都搬出皇宫,住到丹阳去,还给他们盖了新宫殿,但周围都有守卫看着,不能随便走动。

  皇帝接着又下令,把宋国的晋熙王降为阴安公,江夏王变成了沙阳公。

  随阳王则再降为舞阴公。

  新兴王嵩则成了定襄公,建安王禧变成了荔浦公。

  郡主们降为县君,县主们则降为乡君。

  小主,

  这时候,有人开始议论了:“这宋室的功臣子孙们,以前袭的爵、封的国,现在可都没啦!”

  没错,皇帝把他们的封爵都撤了。

  只留下了南康、华容、萍乡这三个地方的封爵,算是给刘穆之、王弘、何无忌这些人家留个香火。

  皇宫里的官员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职位干活。

  皇帝还提拔了一些人,比如褚渊,他成了司徒;

  柳世隆呢,被派到南豫州当刺史去了;

  陈显达升为了中护军;王敬则去了南兖州当刺史;

  李安民则成了中领军。

  这时候,王俭和张敬儿他们也在一旁聊着:“看来咱们这次也能加官进爵了!”

  果然,皇帝没忘了他们。

  王俭、张敬儿还有其他人,都根据自己的功劳,得到了不同的提拔和赏赐。

  大家看着这一幕,都纷纷点头称赞:“皇帝这次做得公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啊!”

  褚渊的堂弟褚炤,以前做过安成太守,后来卸任了就待在家里。

  有一天,褚渊捧着皇帝的大印去劝萧道成当皇帝。

  这时候褚炤碰到褚渊的儿子褚贲,就问:“你爹今天这是去哪儿啊?”

  褚贲回答说:“他捧着玺绶去齐王府呢!”

  褚炤一听,叹了口气说:“我真不明白咱家这位司空,怎么把自家的东西送到别人家去,这是啥意思呢?”

  后来,褚渊当上了司徒,家里来祝贺的客人多得挤满了门。

  褚炤又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褚渊年轻的时候还有点名声和德行,没想到现在疯成这样了!

  家门不幸啊,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要是褚渊当中书郎的时候就病死,那不也是一位名士吗?

  现在看来,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和德行不够显赫,才能活这么长岁数。”

  褚渊有这么个堂弟,真是跟盗跖和柳下惠似的,让他脸上无光。

  褚渊听到褚炤这些话,心里挺惭愧也挺郁闷,就上表请求辞去官职。

  然而,有个叫裴朏的奉朝请的可不同凡响。

  他上表列举了齐王萧道成的种种罪恶,然后把官帽一摘,径直就走了。

  萧道成派人去追他,追上就把他杀了。

  太子萧颐听说后,请求萧道成把裴朏的同族谢朏也杀了。

  萧道成摇摇头说:“谢朏这个人,他连死都不怕。

  我要是杀了他,反而让他成了名。

  还不如把他放在一边,不去理他,这样还能显得我宽容大度。”

  就这样,谢朏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官职没了,只能回家去了。

  这事儿啊,也让人们看到了萧道成的心思和手段。

  处士何点有一天跟人开玩笑说:“我呀,已经写完了一部《齐书》,里头还特意列了个功臣二赞,用十六个字分成了四句诗。

  第一句是‘渊既世族’,说的是那渊家本来就是世家大族;

  第二句‘俭亦国华’,俭家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三句‘不赖舅氏’,意思是他们可不光是靠裙带关系;

  最后一句‘遑恤国家’,嘿,这意思就深了,说他们哪还有心思顾及国家呢!”

  这渊和俭两家,渊源可不浅。

  渊的父亲湛之,曾经娶了宋武帝的女儿始安公主;

  俭的父亲僧绰,也娶了武康公主。

  何点这番话,分明就是在讽刺这两个人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却没干啥正事。

  话说那废掉的皇帝准,被赶到丹阳去住,还没到一个月呢。

  一天晚上,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守门的卫士以为是要造反了,慌慌张张地冲进去就把准给杀了,然后还对外说是病死的。

  萧道成呢,不但没追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