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9章 除隐患刘裕有智谋 施巧计刺史位到手

第9章 除隐患刘裕有智谋 施巧计刺史位到手

  话说晋安帝复位已经一年多了,这天下总算有了个安稳的模样。

  皇宫内外,一片祥和,百姓们也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皇帝为了表彰那些讨伐逆贼的功臣,开始大肆追叙功劳。

  这一日,圣旨下达,封刘裕为豫章郡公,刘毅为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安成郡公。

  一时间,京城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三个公爵的荣耀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刘裕站在自家府邸前,望着那烫金的“豫章郡公府”牌匾,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暗自思量:“这功劳,我自问是出了不少力,可如今这局面,权臣林立,怕是日后少不得要有一番争斗。”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而其他受封之人,如刘毅、何无忌,皆是喜气洋洋,满面春风。

  唯独那殷仲文,自恃才高八斗,一心盼着复位后能进入朝廷掌管政事,却未曾想被权臣们排挤,愣是把他派到了东阳去当太守。

  殷仲文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心中如坠冰窖,满是不甘与愤怒。

  他愤愤不平地想:“我殷仲文何罪之有,竟被贬至那偏远之地!”

  他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找个机会重返朝廷,一雪前耻。

  何无忌得知殷仲文的遭遇后,心中颇为不忍。

  他深知殷仲文的才学,也佩服他的为人,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安慰与鼓励,还邀请他顺路过来聊聊心事。

  信使快马加鞭,将信送到了殷仲文的手中。

  殷仲文读罢信件,心中稍感慰藉,便回信答应了何无忌的邀请。

  然而,世事无常,他离开都城去上任时,被各种杂事牵绊,竟忘了与何无忌的约定。

  何无忌在府中左等右等,等了好些天都不见殷仲文的影子。

  他心中开始犯嘀咕:“这殷仲文,莫不是看不起我何无忌?

  哼,等我找个机会,定要让他好看!”

  他心中暗自盘算,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

  恰在这时,南燕那边来侵犯了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一片哗然。

  刘裕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打算亲自带兵去讨伐南燕,为国为民除害。

  这一日,刘裕在府中召集众将商议出征之事。

  何无忌也身在其中,他听着刘裕的分析与部署,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他等众人散去后,悄悄留下,对刘裕说:“裕哥啊,北方的敌人虽然凶猛,但还不用太过担心。

  我倒是觉得,那殷仲文和桓胤,这两个人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能不除掉啊!”

  刘裕闻言,心中一凛。

  他凝视着何无忌,沉声道:“无忌,此言何意?

  殷仲文虽被贬至东阳,但桓胤乃朝中重臣,怎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何无忌叹了口气,说道:“裕哥,你有所不知。

  殷仲文才华横溢,心中必有不甘,若让他在东阳积蓄力量,日后必成大患。

  而桓胤此人,表面忠厚,实则心怀叵测,他暗中拉拢朝臣,企图独揽大权。

  这二人若是不除,日后必与我们为敌。”

  刘裕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无忌言之有理。

  但这二人皆非等闲之辈,要想除掉他们,谈何容易。”

  何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狠意,他低声说道:“裕哥,我们可以如此这般……”

  接着,他将自己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裕。

  刘裕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拍了拍何无忌的肩膀,说道:“无忌,此计甚妙!

  但一定要小心行事,切勿走漏风声。”

  说来也巧,这时候,刘裕府里有个叫骆球的人谋反了。

  事情败露后,被刘裕给杀了。

  刘裕就趁机说殷仲文和桓胤跟骆球是一伙的,也把他们两个人抓到京城来,一起给杀了。

  这一手,可真是漂亮得很,既除了心腹大患,又让朝廷上下对他刮目相看。

  刘裕这时候已经开始显露他的锋芒了,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对他忌惮三分。

  再说那司徒兼扬州刺史王谧,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行了,没多久就去世了。

  按照资历和威望,这扬州刺史的位子,理应由刘裕来接任。

  可刘毅等人,心里头早就嫉妒刘裕了,哪里肯让他进朝廷辅佐皇帝?

  他们就打起了小算盘,想让中领军谢混来当这扬州刺史。

  有人担心刘裕反对,出了个主意:“不如让刘裕同时兼管扬州,把内部事务交给孟昶处理,这样总可以了吧?”

  安帝是个没主见的皇帝,听他们这么一说,也拿不定主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