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张九爷习道多年,当下强吸一口气,勉强压住心中难过,将麻涛扶起,劝慰道“麻兄弟,事已至此,悲伤已无意义,此地凶险,还是速速超度尊师和众多冤魂,早早离去为上!”
麻涛颓然点头。张九爷见状也不再劝,继续启水文告,只见撕下道袍内衬,咬破舌尖,以舌血为墨,枯指为笔,疾书一篇开通冥路青词。但见字字殷红,力透布背:
伏以
玄元开化,本普济而无私;
幽壤承恩,奈沉沦之有劫。
痛此沪渎尸塔,血瘴千年不散,
冤魂万数难暝——
断肢犹抱儿女残躯,枯骨尚缚妻儿发缕;
婴啼凝作壁间寒露,妇泣沉为地底阴泉。
更泣义士麻公烛明,
燃灯破暗,焚躯作炬,
英魄滞于血狱,忠魂困于魔垣!
今据
南瞻部洲中华民国
上海市黄浦江畔滨江荒地
尸塔焦土法坛
沥血哀告 :
愿天尊垂慈云十方,
照破铁围城之永夜;
乞真人洒杨枝一滴,
荡空血海狱之滔波!
伏愿
敕下东极青玄左府,
太乙救苦天尊,广开慈航:
引万魂脱业锁,使枯骨复人形;
敕麻公列仙籍,令忠义耀星斗。
弟子张华顺,残躯沥血,道炁将枯,
犹燃心灯续明,强开酆都九幽之路;
三十六盏莲灯化炬,照彻寒庭,
五雷斩邪印裂作舟,载渡沉魂。
更以慈航玉瓶残片为凭,
麻门忠烈精魂为契——
泣血百拜恭祈:
天恩浩荡,泽被幽冥!
急急如
太乙救苦天尊青玄律令!
写完之后,张九爷颤抖着将青词焚化。青烟笔直上升,竟在残破的塔顶虚空凝聚不散,隐隐形成一道通往渺渺不可知之境的青色烟桥!
与此同时,脚下焦土震动,一道虚幻的、布满古老符文的幽都接引路自黄幡下延伸至黑暗深处。
张九爷忙张九爷取麻烛明赶尸铃,强提法力摇动,铃声不再诡异,反显肃穆清越。口中敕令:“酆都大力神王,值日受事功曹,疾速现身坛下,摄召沉魂滞魄!” 铃声所至,塔壁缝隙、焦土深处,点点或黯淡、或猩红的残魂光影被无形之力牵引,如萤火汇聚于坛前虚空,密密麻麻,哀泣之声隐约可闻。
麻烛明那一点极其黯淡却坚韧不屈的魂火,亦在其中沉浮。
这恐怕是麻烛明与世间的最后一丝联系,张九爷伤感之余,忙吩咐麻涛速速去寻找清水,他要为麻烛明他们净秽沐浴。
麻涛失魂落魄的前去,寻了一会儿,却只找到半边破碎的瓦钵,将就装了点清水回来递给张九爷。
“张道长,只找到这些可以不?”
张九爷不忍责怪,低声道“无妨!”
说着接过懒瓦钵,手掐“太乙救苦天尊甘露印”,持咒道“九凤破秽,精邪灭亡…玉液流光,泉曲寒庭。魂浴池中,垢除尘障!”
钵中清水泛起玉色毫光。
他手指蘸水朝天挥洒,化作甘霖法雨淋洒于群魂之上。
猩红怨气遇水发出“嗤嗤”声,化作黑烟消散,黯淡魂光变得清澈些许。
张九爷接着掏出几张纸钱引燃,左手掐“南斗火铃诀”,引纸钱火焰升腾,化作三道柔和却蕴含生机的“三昧真火虚焰,笼罩魂魄。
右手掐北斗水府诀”,牵引破钵中甘露水汽升腾,化作“玄冥真水环绕火焰。水火交融,形成一座虚幻的八卦炼度炉。
“离火锻其业障,坎水涤其冤愆!三魂归本,七魄凝形!”
张九爷每念一句,面色便灰败一分,口鼻渗出黑血。
炉中魂魄在水火交炼下,残破处被灵光修补,扭曲处被伟力重塑,痛苦哀嚎渐息,面目渐趋安详。
张九爷又吩咐麻涛,从身上翻找出一些干粮,混合钵中净水捏成简陋的甘露米斛。张九爷取了一斛,口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加持法力后洒向虚空:
“一粒遍十方,河沙饿鬼俱饱满!” 米粒化作点点饱含精气的金光,融入炼度后的魂魄,使其形体更加稳固,饥渴怨尤尽消。
行坛至此,张九爷已经摇摇欲坠,但想到后面还有传戒归真等多道科仪,只得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强提一口气,面朝群魂,朗声宣说九真妙戒:
第一戒者,敬让孝养父母;第二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