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意图

  吏部尚书向松柏沉吟片刻,躬身回道:“陛下,目前只是统计了京城的田地数量,各州府还没统计出来,依微臣愚见,等全国统计完毕,在商讨如何奖赏比较稳妥。”

  听着皇上和向松柏的对话,在场的文武百官都被整不会了,他们本以为皇上发现多出这么多良田,会雷霆震怒,暴跳如雷。

  至少也会杀几只鸡来儆猴,所以文武百官来到议政殿,都是战战兢兢,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已经做好迎接暴风骤雨的准备。

  没想到皇上会和向松柏一本正经的讨论起怎么奖赏之类的问题。

  这是认真的?莫非皇上不玩阴谋诡计,真的要论功行赏?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摩皇上的真实意图。

  可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皇上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为什么就不气急败坏呢?这和预料之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说实话,这两天发生的事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谁也没想到世家会乖乖的把隐田上报,都不带隐瞒的。

  显然,他们忽略羊群效应,当有一些小世家觉得自家隐田不多,生怕被牵连的小世家上报了隐田,然后就产生了一种谁也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越来越多的世家纷纷效仿,担心不报的话,可能成为被稽查的对象,毕竟数量不是很多,即使要追究,肯定能获得宽大处理。

  小世家都上报了,大世家也不得不跟进,生怕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情况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隐田如潮水般涌现,没想到会多出这么多。

  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表面上所登记都是新开垦出来的良田,事实上这些本就良田,不是强取豪夺而来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弄到的,而且没在户部那边登记,也就是说都没交税。

  看着下面的官员一副诚惶诚恐的神态,秦靳嘴角微扬,他突然发觉有时候屠刀不落下,反而更具威慑力。

  他把目光投向谢开明,“谢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自从听了杨震说的点子,谢开明准备大干一场,决定竭尽全力去争夺内阁首辅这个位置,把提高运输效率当做功绩来做。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心里也没底了,因为问题太严重了,就单单京城地界,突然就多出一倍良田出来,这不杀得人头滚滚,如何收场?

  所以还要去争夺内阁首辅这个位置吗?现在可是多事之秋,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去背锅啊!

  心念电转间,谢开明道:“陛下,微臣赞同向大人的提议,如果现在就开始奖赏,到时候各州上报一次,就要奖赏一次,朝廷恐怕忙不过来。”

  秦靳微微点头,目光移向周景洪,“周爱卿,你以为如何?”

  周景洪也感觉到事情很大条,被皇上看了一眼,心中一凛,缓缓开口:“陛下,臣以为谢大人所言极是!”

  闻言,皇上和文武百官都感觉周景洪话中有话,他为什么不说赞同向尚书的提议,而是强调谢大人的观点?

  这似乎有以谢开明为尊的意思,所以他这是隐晦的表达,不想参与内阁首辅的竞争?以免引火烧身?

  同时也在表达,处理不了眼下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因为皇上的态度太奇怪了,摸不透。

  秦靳目光深邃,沉默片刻,缓缓道:“众爱卿,还有谁有不同见解?”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众臣面面相觑,下一刻,全部跪下,异口同声,“微臣赞同谢大人的提议。”

  谢开明在心中已经开骂了,这帮墙头草,需要你们支持的时候,一个个默不作声,如今遇到大事了,就想把自己推到枪口上,可一时又无可奈何。

  秦靳冷眼扫过众臣,心中明了局势微妙。他沉声道:“既如此,便依谢爱卿所言,暂缓

  论功行赏,不过论功行赏的事要提上议程,不能等到各州府统计完毕,还拿不出个章程来,你们都退下吧!”

  官员们如蒙大赦,纷纷退下,心中却更加忐忑。

  出了议政殿,众官员都是用探究的眼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似在问,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皇上会变得这么陌生?行事风格变化这么大?

  此刻,所有官员都是一头雾水,所以无论收到什么眼神,都是微微摇头。

  只有谢开明黑着脸,后槽牙磨的嘎吱作响。

  可所有官员都像没看不懂似的,还一个劲拱手,仿佛在恭喜他。

  谢开明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当早朝结束,得到皇上没有雷霆之怒,反而令朝中大臣开始研究如何奖赏的消息,京城的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是个人都在猜测皇上的意图。

  猜测结果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但无一例外,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权的深不可测,仿佛一盘大棋正在悄然布局,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可目前的朝局却如迷雾重重,根本找不到相似的案例可供参考。

  秦默回到王府,看到杨震正悠哉的喝着茶,一边看书,一派闲云野鹤的模样,钦佩和羡慕的同时,也有点窝火,没好气的道:

  “满朝文武个个都变成无头苍蝇般惶恐,你这个始作俑者,竟然还有这样的闲情雅致?”

  杨震放下书卷,淡然一笑:“皇上有说,让王爷什么时候启程开始巡察地方吗?重点巡察什么地方吗?”

  “明天出发,其他的没有说。”秦默走到一边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