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人眼神就亮了。
这才是大老爷们应该喝的玩意儿。
张公瑾张宝相也是武将,但是比起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人身上多少还带着几分儒雅,并不似程咬金那般五大三粗,穿上官袍上朝,气质与朝中文臣相差无几。
不过,但凡是带兵之人,都好酒。
莫说武将,便是文臣,也好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琳琅满目的酒水摆在了桌上,这里的酒水品类,可是整个长安城最齐全的,外面听说的,能买到的或者是买不到的,这里都有。
“去年酿酒作坊扩张开了,说是产量上来了,但是来庄子上拿货,还是困难的很啊。”程咬金埋怨着:“我让人一个月过来拉一车而已,都要排很久,到最后一年就弄回去三车。”
“我家也是,三车,与你家一样,不多不少。”尉迟恭也搭腔:“前年的话,就排了一车回去,一年啊,就一车。”
“就那么大的个作坊,都奔着酒水来了,能排三车也就不错了。”李复笑道:“不说外地,就这长安城里,多少来这边排队的。”
“哈哈哈,你们俩啊,能有三车,都是怀仁跟手底下的人打过招呼了,不然和前年一样,还是一年一车,甚至是一车都排不到。”李世民语气爽朗的说着:“先不说往来客商和长安城里的酒楼饭肆,如同你们一样的高门大户,一车一车的往家拉的有多少?”
“怕是你们掰着手指头都数不清。”
长安城的高门大户,谁家差钱?谁家差粮食?
庄子上的粮仓有限,多出来的粮食,都进了李世民的口袋,可不李世民得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两句了。
他可是得了好处的。
李复也打算明年扩建庄子上的粮仓。
以前没有王府两卫,现在有了,该扩建了,在军营周围,再加几个大型粮仓,以保障庄子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而长安城的大户们,家家都有地窖,一车酒水拉回去,甚至都不够一次宴饮的消耗,他们自然更是要想方设法的弄到更多的酒水囤积在家中,不仅仅是让自家人来这边排号,甚至让人在外面回收市面上的武德酒。
这玩意儿,家里的人可以不享用,但是如此风靡长安城,他们的家中,不能没有,不能不储备。
来了客人要招待,这都是脸面。
更别说,家中人也要喝的。
“不说别人,我家去年一年,也就购置了一车而已。”房玄龄笑道。
“我家也是,只有一车。”长孙无忌也谈论起了这件事。
武德酒,这种好东西,大家都想着多买一些,可是关键是,买不到啊。
虽然说与泾阳王府之间有些关系,可是为了这点小事,动用关系,把人情走到李复跟前,那就不值当了。
反正一年到头,也没有那么多客人要招待,省着点,也就够了。
再者说,如果真的想喝了,大不了就去宫中蹭嘛。
庄子上的酒水作坊,总不能少了宫中的货吧?
唐俭和张公瑾,还有张宝相,自然也品尝过武德酒,知道这玩意儿不好买。
“那今日在殿下府上,我们可就要趁着这个机会,敞开了喝了。”张公瑾笑道。
“管够!”李复豪迈的大手一挥。
反正家中不缺这些。
今年酒作坊还要扩张,甚至是在别的地方也要建造新的作坊,总体产量一定是要上行的。
这两年年头也好,就说去年,真是上到朝廷,下到百姓都期待来的丰年。
粮食多了,储备多了,酒水产量提升也是自然而然了。
前两年因为灾害,酒水价格提升,到现在也没有降下来。
这玩意儿的价钱,只会高,不会低。
除非说哪一天,酿酒的作坊越来越多,能够酿造出武德酒的不只是泾阳王府一家。
或者说,出现了武德酒相同的产品。
产量富裕到能跟武德酒争市场而打价格战。
不然,价钱是绝对不会掉下来的。
谁脑子有病放着钱不挣?
厨房一道道菜品端上了桌,厅中伺候的侍女们为客人们斟满美酒。
有酒有菜,开怀畅饮,谈天说地,气氛好不热闹。
席间谈论的,更多的还是草原上的事情。
“我在草原上住过一段时间,这武德酒,进入草原之后,可真是价比黄金啊。”唐俭说道:“以往颉利在草原上,是说一不二的大可汗,草原上八成的财富,都被颉利把控在手中,他也是从前往草原上的商人那里,花大价钱购买的武德酒。”
“草原上不管是酒水还是茶叶,都是紧俏货啊。”张公瑾说道:“中原通往那边的诸多物资,都有严格的管控,流往那里的东西少,出关不易,价钱自然就上去了。”
张公瑾更多的时间都在边关地区,他是代州都督,是守关的将领。
雁门关九塞之首,就在代州境内。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