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官?”
萧瑀言论一出,在座的人都惊讶了一下。
这好像是,第三次,萧瑀被陛下罢相了吧?
这.......
“给太子当老师,太子有那么多老师,我跟泾阳王殿下一样,也不值守东宫,平日里闲散的很,就想起这边庄子上的书院了。”萧瑀说道:“想起来了,就过来走走看看,没想到也是凑巧,正好今日这里办喜事。”
萧瑀提起酒壶,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要说我幸运吧,我还被罢相了,要说我不幸吧,随便挑个日子,就能过来沾喜气了。”
几杯高度酒下肚,萧瑀的话也多了起来。
“嗐,朝堂上的事情,谁说的准呢?萧相公性子耿直,在朝中常常直言不讳,因此会得罪一些人。”颜思鲁说道。
“我要是怕得罪人,我就干脆不当这个官了,可是既然当了官,那就要敢说话,不管是陛下还是官员,只要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应该提出来,不提出来,怎么能改正过错呢?”萧瑀认真说着。
他本身就是个死板认真的性子。
说话做事,从不拐弯。
也正是如此,李世民心里一清二楚,经历过两次罢相了,很快又能给他请回去。
估摸着这第三次,也是差不多。
毕竟,虽然不做宰相了,可是陛下让他做太子的老师,依旧在重用他。
往后再官复原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让我给太子做老师,不过是个名头,这个名头啊,我不要也罢。”萧瑀继续说着:“还不如在庄子上做个教书先生自在呢。”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这意思是,陛下给他封东宫的官职,他不要,然后跑到庄子上来了?
“殿下,你放心,我在庄子上的书院教书,你就管吃管住就完事儿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我就做个普通的教书先生。”
李复笑了笑。
“除却吃喝住宿,萧相公想要别的,我这里也给不了啊。”
萧瑀来这里,不是不能留下,留下归留下,还是要给李二凤写封信,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也告诉李二凤,现在萧瑀在庄子上。
估计这会儿老头儿也是真生气了,都气的不想做官,要做教书先生了。
萧瑀生气,估摸着李二凤也生气。
俩人梗着脖子谁都不给谁递台阶,都架住了,谁也下不来。
“有吃有喝就行。”萧瑀再次举起酒杯:“行了,不多说,喝酒。”
“对对对,喝酒。”陆德明酒兴来了,跟萧瑀两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推杯换盏。
席间有陆德明和颜思鲁两人陪着萧瑀,李复坐在这里与否,也就不重要了,作为半个主家,他还要去招呼着别人。
因此在喝过一轮酒之后,李复就起身暂且告辞这一桌了。
老赵在石头的陪同下,每一桌都去敬酒。
只是老赵喝的酒,都是清淡的果酒。
还没到黄昏时刻拜堂成亲呢,可不能半下午就喝醉了不省人事了。
耽误了拜堂,洞房花烛,那就成了遗憾了。
李复打了一圈招呼之后回到了自己夫人身边。
“刚才我听着你那边一阵喧闹,怎么了?”
“来客人了。”李复笑着卖了个关子:“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客人?”
“谁啊?”李韶好奇。
“萧瑀,萧相公。”
“萧相公?”
听到萧瑀的名字,李韶也愣了一下。
“好好的萧相公怎么到庄子上了?”
李复将刚才的事情说给李韶听。
“这.......这都第几次了。”
“管他呢,也不能给他掰着手指头数着啊。”李复笑了。
一个六遭罢相的人,这岁数了,罢官的路才走了一半呢,着什么急呢。
既然来庄子上了,就在庄子上待着呗,宫中那边,修书一封过去,说明情况,李二凤必然是要给自己回信解释一两句的,哪怕是解释不清楚,也没关系。
世上哪那么多事都能清清楚楚的。
“那既然萧相公来庄子上了,咱们就好好接待。”李韶笑道:“书院里两位老先生,他们能凑到一堆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有他们仨在书院,书院的名声,可就更能宣扬出去了,不过这一点,对书院来说,没什么用,眼下书院就这么大,就算是名声宣扬出去,能招收的学生也是有限的,还是要紧着书院周围的庄子村子来招收学生的。”李复思索着:“当初建造书院最开始想的,就是能让庄子上的孩子读书,将来有一门手艺能傍身。”
“总不能说名声传出去,慕名而来的学生多了,书院就开始挑挑拣拣了,那庄子上的孩子们怎么办?”李复双手一摊:“我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