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对对对

r />
  陆德明深以为然,点头。

  莫要觉得读书人迂腐,老百姓想的反而没有那么多,想的最多的,还是读书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我可要回一趟长安了。”陆德明感慨着。

  “倒也不用那么麻烦,一封书信就能解决。”李复笑道:“就不用来回折腾了。”

  陆德明点点头。

  李复伸手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这个记得用,好东西。”李复笑道:“商队从外地带回来的,上等的徽墨,我嘛,没那么多讲究,送你了,你着书,用的上。”

  就李复那一手字,用这么好的墨,也是浪费,倒不如送给陆德明。

  至于他自己,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的“作品”流传下去放在人眼前不丢人的时候再用,也来得及。

  “哟,好东西啊。”陆德明笑道:“你还真是舍得。”

  “这有什么不舍得的,我要是喜欢,让商队的人再去弄就是了,茶庄就在徽州,找那边的人做点徽墨什么的,那还不简单?”

  宣城真是个好地方,徽墨,宣纸......

  笔墨纸砚,都很有名。

  到时候把造纸作坊也弄过去。

  “说的轻巧,可不简单啊。”陆德明笑了笑:“百里千刀一两漆,这徽墨当中用的漆,便需要人走上百里,在漆树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这生漆,也不是人人都能碰得的。”

  “这生漆,可是制徽墨不可缺少的,桐油燃则生烟,桐油里加生漆,冒出来的烟,才会更黑一些,如此徽墨,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

  不过,文房四宝这些东西,他也是真的喜欢。

  而徽墨,过于贵重了。

  一两黄金一两墨都不足以形容这玩意儿,一斤黄金一两墨,还差不多。

  这墨,从开始制作到如今送到桌子上,没个两年,是做不成的。

  “所以才说,适合你用。”李复笑道:“这玩意儿珍贵,应该用到合适的地方,我那书房里,糟践了。”

  李复说完,笑着起身。

  “行了,我先回去了,长安城里的那些倭国使者,老陆,你叮嘱叮嘱你的好友同僚们,让他们防着点,这帮人,个头不高,全特娘的用来长心眼子了。”

  要么怎么说老话说的好,心眼子就是秤砣,长的多了,压的人不长个。

  陆德明目送着李复骂骂咧咧的走了,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送走了李复,陆德明开始思索着,给长安城的同僚写信,问问那些倭国人的事儿。

  而李复回到家中,家里李韶正在跟老赵商议着给宅子里的下人发赏钱。

  事情定下之后,账房那边动作也快,今天就能从库房里把钱支出来,下发下去。

  李复看到老赵,也想起一件事来。

  “老赵啊,经过这次的事儿,我发现,厨房那边,遇到点什么事儿,人还是不够用啊。”

  老赵一愣,随后试探着回应。

  “那,属下再调派一些人手,到厨房帮工,只是平日里,厨房那边的活儿,也不算多,这次宅子里办乔迁宴,因为要管宫中千牛卫吃饭,所以厨房院子里才显得忙碌了许多。”

  李复直摇头。

  老赵啊老赵,脑袋不开窍啊。

  “不用,我的意思是,厨房那边,可以增派个人手,当然,毕竟是管着家里吃饭的,人品要过得去,还要细心一些才行。”李复说道:“我觉得,庄子上的那个谁,杨家的大娘子,就挺不错的,你去找她商议商议,问问她愿不愿意到宅子里来干活,工钱嘛,跟厨房里的其他人一样,用不着卖身契,就签个用工文书就成。”

  李韶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夫君和老赵对话,怎么看都觉得,这里头,有事儿呢。

  庄子上的人,她都见过,要回想起来,也对得上名号。

  杨家大娘子,三十来岁,有个儿子,在书院里读书。

  这好端端的,自家夫君提起她,还要她到宅子里的厨房做工........

  再看赵管家的表情.......

  李韶悟了。

  这是好事儿啊。

  “恩,厨房那边,的确是得再加个人。”李韶说道:“最近我看夫君晚上睡的也晚,这万一要是饿了渴了的,厨房那边得留人值守,如此一来,白天的时候,厨房的人就要留下一个轮换休息的。”李韶说道:“既然是从庄子里挑人手进宅子,那便是只用做白天的活儿,宅子里的人,就能休息到晚上值守了。”

  两口子一唱一和的,倒是把老赵给弄不会了。

  但是他心里也有点数,看出来,自家郎君这是想为自己撮合事儿呢。

  “那,属下去问问。”老赵拱手应声。

  “恩,尽快办吧,过两天,房相公杜相公他们就要来了,厨房还是要忙活起来的。”李复找了个蹩脚的理由。

  宅子里人不少,就算是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