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也点燃了他连日来积压的烦躁与无奈。
“明弈!” 秦正阳站起身,指着他,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你太放肆了!朕敬你是三朝元老,对你一再容忍,你却得寸进尺!你以为你是谁?不过是个乡巴佬出身,侥幸得了功名,就敢屡次当众羞辱朕?!”
“乡巴佬”三个字,是秦正阳盛怒之下的口不择言,却深深刺痛了明弈。
明弈愣住了。
他出身寒门,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耿直,一步步走到今天,五次拜相,五次罢相,从未因出身而自卑,反而以此为荣——他代表的是寒门士子的骨气。可今日,他敬重的陛下,竟然用“乡巴佬”来羞辱他。
更让他心寒的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前来进谏,换来的却是这样的斥责。
明弈看着龙椅上那个愤怒的年轻皇帝,看着他眼中那陌生的戾气,看着殿中那些世家大臣幸灾乐祸的眼神,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熄灭了。
他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拐杖,那是高祖皇帝赏赐的,陪伴了他几十年。
然后,他抬起头,眼神异常平静,平静得让人心悸。
“好……好一个‘乡巴佬’……” 明弈喃喃自语,他缓缓摘下头上的官帽,那顶象征着特进身份的帽子,被他重重地摔在地上。
“老臣……告退。”
说完这句话,他不再看秦正阳一眼,转过身,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出了太极殿。他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异常孤独,却又异常挺拔。
这是他第五次被罢相了。
或许,也是最后一次。
秦正阳看着明弈决绝的背影,看着地上那顶被摔落的官帽,心中猛地一痛,刚才的愤怒,瞬间被巨大的空虚和懊悔取代。他想说些什么,想叫住明弈,却发现自己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崔应龙等人,见状连忙上前:“陛下息怒!明弈老糊涂了,口出狂言,理当严惩!”
秦正阳挥了挥手,声音疲惫而沙哑:“退朝……”
他独自坐在龙椅上,看着空旷的大殿,看着地上那顶官帽,仿佛看到了龙天策在幽州推行新政时坚定的眼神,看到了明弈五次拜相、五次罢相却始终不改的耿直,也看到了自己在世家压力下的妥协与动摇。
属于他的“新篇章”,似乎在这一刻,拐向了一个未知的、甚至有些黑暗的方向。忠良被贬,直臣被斥,奸佞得意,新政搁置……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会让大唐走向何方,会让那些信任他的人,如何失望。
深秋的风,从殿门吹入,带着寒意,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如同一个时代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