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赴京祝寿

  半月之后,一辆超级马车驶出晋王府,在一百名精壮士兵的护卫下,缓缓向着京城方向而去。马车之内,坐的却不是刘轩夫妇,而是由阵风装扮的“晋王”和暖风装扮的“王妃”。

  在春秀的巧手下,阵风与暖风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无论是气质还是外貌,都与真正的晋王夫妇无异。他们沿途不时出现在路人的视线中,巧妙地迷惑着众人的耳目。

  当车队即将进入晋州地界时,却突然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晋王夫妇”每日在乡间田野游玩,享受着闲暇的时光。他们的这一举动,令前方埋伏的张正之焦急万分。

  张家算好了所有刘轩可能经过的路线,却不知曾经的羌国已归刘轩所有。刘轩夫妇早在几日前,便在“晋北十八骑”的护卫下到了巴州。然后从那里取道豫州,低调而隐秘地前往京城。

  这一日,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京城。刘轩按照礼制,首先前往宗人府进行了报备,随后领着随行人员,在京城的官驿中安顿下来,等待文帝召见。

  安顿妥当之后,刘轩夫妇未做片刻停留,便匆匆赶往护国公府。宁夫人得知女儿女婿抵达京城的消息后,满心欢喜,早早地和家人守候在了府邸门口,期盼着他们的到来。

  两年时光匆匆流逝,当宁欣月再次见到母亲时,不禁被她满头的白发所震撼。那些银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宁欣月深切地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

  宁欣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扑进了母亲的怀中,泪水如泉涌般倾泻而出。

  宁夫人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秀发,眼中满是慈爱与疼惜。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女儿:“你这丫头,自己都已经是当娘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哭鼻子?”话语间,满是宠溺。

  刘轩和杨珊打了招呼,目光转向苏娇娇。他也不在意旁人在场,径直上前,轻轻拉住了苏娇娇的手,轻声问道:“娇娇,想我了吗?”

  苏娇娇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羞涩地偷看了一眼身旁的大嫂,再把目光投在刘轩脸上,默默的点点了头。

  一旁的胜男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天真地喊道:“姑丈羞羞,摸二姑的手。”两年未见,小胜男已经长高了不少,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为这温馨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活泼与欢乐。

  刘轩微微一笑,将胜男抱起,同宁夫人等人一起走入府中。

  中午,宁夫人设下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儿女婿。杨珊更是亲自下厨,精心准备了十种不同馅料的饺子,每一种都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刘轩已经很久没有品尝到大嫂亲手包的饺子了,这熟悉的味道瞬间打开了他的胃口。直到吃得饱胀,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小胜男在一旁看着姑丈圆滚滚的肚子,忍不住捂嘴偷笑。

  饭后,宁欣月依偎在母亲身旁,说着自己的近况,以及她的儿子庆远。而刘轩则找了个散步的借口,悄悄拉着苏娇娇来到了后院。

  后院里,花香袭人,绿树成荫,一片宁静祥和。刘轩小声问道:“娇娇,你的寝室在哪里?”言语之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苏娇娇顿时明白了刘轩心思,俏脸涨得通红,说道:“夫君,这是我娘家。”

  刘轩微微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随即说道:“京城的‘俏佳人’店铺,我还没去过,你带我去看看吧”说完,不由分说,拉着苏娇娇便向府门处走去,出了大门,却直奔了驿馆方向。

  直到傍晚时分,两人才携手而回。胜男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满是好奇地问道:“姑丈,你和二姑去哪里散步了?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没告诉我呀?”

  童言无忌,胜男无心的一问,把苏娇娇臊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杨珊怕女儿接着再问,连忙将她抱起,到后宅给刘轩夫妇安排住处。

  晚间,宁欣月拉着刘轩的手,来到自己曾经的闺房。她环视四周,房间摆设,和她嫁人前别无二样。宁欣月感慨颇多,看着刘轩道:“这间屋子,你都没来过吧。”

  其实这里刘轩不但来过,还曾住过一晚,不过是和花万紫,只是他不敢告诉宁欣月。刘轩坐在床沿,说道:“当初咱们王府离你家这么近,也没必要住娘家啊。”

  宁欣月坐到刘轩身侧,挽住他胳膊,似笑非笑地问道:“今晚,你是住这里,还是去找娇娇?”刘轩一本正经地说道:“当然是住我夫人的闺房了。”

  次日清晨,刘轩等人用过膳食不久,宫中的宦官便匆匆抵达宁府,传达文帝旨意,宣召刘轩即刻入宫。

  御书房内,父子俩再度重逢。三年光阴,似乎并未在文帝身上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他依旧精神矍铄,威严不减。而刘轩经历了诸多历练后,脸上添了几分干练与成熟。

  刘轩恭恭敬敬地行了叩拜大礼,随后规规矩矩地立于文帝身旁,举止间尽显礼数与恭谨。

  文帝没好气地笑道:“得了得了,这是我们父子俩私下见面,又不是朝堂之上,你不必如此拘谨,装出一副怕我的模样。”说罢,他指了指御书房内一旁的椅子,示意道:“坐吧,不必站着了。”

  小主,

  刘轩闻言,心中一暖,依言坐下,关切地问道:“父皇,近来身体可还安好?”

  文帝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还好,没被你小子给气死。”

  刘轩不知文帝所指何事,只得沉默。文帝见状,板起脸问道:“怎么?跟我装糊涂?我问你,你私自领兵灭了羌国,又在原地设立巴州,如此军国大事,为何不派遣使者前来禀告于我?”

  刘轩早已胸有成竹,从容解释道:“父皇,儿臣自有儿臣的考量。父皇六十大寿,儿臣深恐张家会在途中设阻,为确保万无一失,决定从巴州出发,以保行程隐秘安全。因担心朝中有人泄露消息,故而未曾提前将此事告知父皇。儿臣本意是待抵达京城后,再亲自向父皇详尽禀告此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