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言情女生>天龙系统在手,谁会怕区区禽兽?> 第203章 小麦亩产2105斤!

第203章 小麦亩产2105斤!

  “秦主任怎么了?”叶潇男转头朝秦德亮看去。

  秦德亮迟疑片刻,随后咬牙向叶潇男道:“那啥...厂长,我是想着您不是跟农业部的人熟嘛,能不能问他们要点高产小麦种子,咱这块地这么好,趁着今年秋天种下,明年肯定能突破亩产2000斤!”

  “夺少??”叶潇男瞪大眼睛,好似听到什么笑话般不可思议开口,声音都有些跑调。

  小麦亩产两千斤?

  这特娘的又不是红薯,你怎么敢说的?

  一百五十亩地那就是三十万斤,一年两茬的话就是六十万斤!

  就他这点农田,要是能一年产六十万斤粮食省点吃养活一万人都够了。

  是他疯了还是秦德亮疯了?

  你当这是灵田啊!

  叶潇男虽然不是农业出身,但对这个时代一些基础农业信息还是掌握一些的。

  就比如小麦。

  当前时代小麦的亩产差不多在150~200斤之间,其中差距受诸多因素影响。

  田地品质、水源、肥料、农民的照料。

  可哪怕用最好的土地,上最好的肥料,浇最好的水,也不过是两百来斤的亩产。

  就这也都是烧高香的了。

  亩产2000斤?

  谁给秦德亮的自信?

  见叶潇男反应这么大,秦德亮一脸奇怪道:“厂长您还不知道吗?报纸上都说了啊,豫州卫星农业社五月份刚收了今年的小麦,亩产足足2100多斤哩,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高产的小麦,以后咱华夏人肯定都不会挨饿了,你看,报纸我都带着呢。”

  说完秦德亮就从怀里掏出一份华夏人报递到叶潇男面前。

  接过报纸的叶潇男快速扫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果然如秦德亮所说,报纸头条上标注着极为显着的一个标题。

  【豫州遂县卫星农业社小麦亩产2105斤,实现全国第一“高产卫星”!】

  看到报道的一瞬间,四个字便浮现在了叶潇男的心头。

  虚假浮夸!

  这就是典型的虚假宣传,浮夸报导,里面的内容和现实完全背道而驰,至少被夸大了十数倍!

  “算算时间,该来的风,还是要来了啊...”叶潇男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担忧。

  如此程度的虚假宣传,而且还上了华夏人报,里面的内容绝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其中涉及到更多的,则是政策因素。

  为了证明大跨进政策的成功,某些上层人物通过这种虚报粮食产量,制造农业大丰收的假象来证明大跨进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同样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增强公众对上层领导的信任,压低质疑的声音。

  叶潇男清楚的知道,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几个月,亩产3000斤,亩产6000斤,甚至亩产万斤,三万斤这种不切实际的浮夸消息接连报导而出。

  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动乱的开始。

  普通民众对此深信不疑,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中,上层领导对此也没有怀疑,而是因此定制了许多错误的方针。

  次年灾害开始,一切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华夏直接元气大伤。

  叶潇男无法左右这种浪潮,他能做的,就是在这浪潮中为华夏尽可能的多造几艘船只,以求让更多华夏普通人安稳度过这几年的艰苦岁月。

  至于上面的发起者结局如何,已然不在叶潇男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毕竟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没有幕后黑手推波助澜,是定然不会出现的。

  历史已经证明那些人最后都没有得到好果子吃,而他要做的,就是维护底层人民最根本的保证。

  食物。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事情。

  深吸一口气,叶潇男看向秦德亮郑重道:“种子的事情你就不要考虑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这片农田拿出一百二十亩只种红薯,剩下的种些蔬菜。”

  叶潇男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秦德亮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但见叶潇男态度如此坚决也不敢再多言。

  “行吧,厂长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反正红薯产量高,藤和根都能喂猪,没一点浪费的地方,确实适合厂里。”秦德亮内心暗道。

  不过紧接着秦德亮想到什么有些焦急道:“厂长,咱要是种红薯的话得抓紧行动了啊,现在六月初,已经有些错过红薯的播种期了啊。”

  “没事,今年四九城的天热的慢,眼下六月初种倒也可以,种子我已经派人去买了,今天下午就能送过来。”叶潇男淡淡道。

  他要种红薯这件事已经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了。

  明年只要能吃饱,红薯?那是绝对的好东西!

  那个时候大部分人只能吃二半面蒸的窝头。

  啥是二半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