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
定下。
杨家庄。
就开始行动。
一群青壮该去种地的,就去种地。
剩下的。
跟着杨兴北。
在庄子北面,开始清理出一片空地,准备用来盖房。
杨兴南去了镇上。
一天之内就给杨元龙找来了两个账房,他们都是以前杨兴南的朋友,因为考秀才也没有考上,就在镇里替别人做一些写字算账的活计。
杨兴南给他们每月5两。
他们就屁颠屁颠的,跑到了杨家庄做账房。
杨元龙考核了一下他们,觉得能力还可以。
就留下了他们。
负责清点家里的资产。
以及每月发银钱的消耗。
三天后。
杨兴南把盖房子的人,那也找了过来,数量有120人,这些人每天200铜币,还管他们的饭,他们那是干劲十足,带着杨家庄没事的人一起垒房子。
这样。
开始做事。
那真是花钱如流水。
杨元龙拿出的5万两银子,一个月就用了七七八八的,当然大头还是送杨侑那个家伙去兴南府城那里拜师了一个,退休三品官做老师花了一万两。
其他的。
都是购买建筑石材。
花了将近2万两左右。
剩下的就是家里的生活费和开支。
按这进度。
估计100栋四合院盖好,他弄到那些金银就会花干净的,必须要变卖一些珠宝和古董才能继续下去。
当然。
这事。
对杨元龙来说。
那根本不是事。
他花钱那是非常大方的。
已经给庄里请了两个教书先生,教孩子们读书,甚至还请了2个会武功的教头,教孩子们武功。
反正。
读书读的进去的。
就让他们好好读书。
读书读不进去的,认识一些字后,就好好的练武。
反正。
文武必须会一门。
时间。
慢慢过去,
半年的时间。
杨家庄的发展。
已经进入了稳定状态。
有一批盖好的四合院,那些家里怀孕多的家庭就先过去住,那些怀孕少的家庭就给我往后排。
想先住大四合院。
那就凭各家男人的本事。
谁家孩子多,怀孕的多,那就能够先住大别墅。
就这奖励。
那是让村里的男人。
那是夜夜的耕耘着。
当然。
他们也没虚。
因为杨元龙告诉他们,来了月事的第10天到第15天那是最容易怀孕的,他们就趁着这时间努力。
平常的时候。
那就是多吃点肉,保养保养身体。
就这样。
半年时间。
庄里100多个新增的小妾,有30多个都怀上了孩子,就是杨兴南都有一个新小妾怀了孩子,这让杨兴南那都是乐呵呵的住上了四合院去。
……
乾隆26年。
3月18日。
正午。
杨元龙正在休息。
杨兴南跑到了他的院子里面说:“族长,长台县的县令知道了我们村的事情,想要过来拜访一下…”。
杨元龙一听,微微蹙眉,挥手让两个给他按摩的侍女后,跟杨兴南说:“打听到了是什么事情吗…”。
杨兴南撇了撇嘴:“还能是什么,就是打秋风呗,我们杨家最近这么张扬,县令肯定是听到了风声所以想要过来看看,看能不能捞点银子…”。
杨元龙听了,想了想说:“嗯,既然他要打秋风的话,那不给点好处那肯定不行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吃亏的,让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