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大大出乎意料的说法,凌宪文不解道:“长谷先生,这个其实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彻底失败是做到哪一步?”
长谷仁川毫不掩饰:“做到绝路,全上海,人人喊打。”
“为什么?能告诉我们么?”凌宪文追问。
长谷仁川不喜道:“军部在经济上的处置能力太差了,而他们又是一群特别容易骄傲的人,我需要用失败让他们清醒一点,让上海的经济发展掌控在我们的手里。
有时候失败,反而会让我们走向成功。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你们不需要关心,只需要你们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
但是我提醒你们,我知道让他们失败不难,我要的是失败后最后的成功,要牢牢掌握在你们手里,能做到么?”
这件事可不好做,凌宪文一时没说话,50万人的军需,这不是开玩笑的,做得到就是做得到,做不到说破天都没用。
“做不到?”长谷仁川看向两人。
“这”凌宪文迟疑,“长谷先生,理由刚才我说了,想完成确实很困难,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
“顾先生呢?”长谷仁川头一撇。
顾砚声本来没想过完成这件事,但现在确实得想想,有没有办法处理这件事。
给日本人干活很简单,就一条,你得有用。
“长谷先生,给我点时间,我想想再给您回复。”
出了领事馆,凌宪文皱着眉问:“50万的军需,从现在300万的上海人里拿,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你该直接拒绝的,不该给他希望。”
“别急,秘书长,你让我想想。”这事,顾砚声真得好好想想。
凌宪文眼睛一瞪:“你还真觉得有可能?”
“为什么没有?”
回了司法处,顾砚声打电话给陆博文,棉纱的事情还得找他了解一下。
现在汪系人马要的棉纱和粮食,别说,他这边还真有人懂行情。
不过陆博文面粉厂接电话的人告诉他厂长出差去了,于是顾砚声就找了何芸,本来想喝咖啡,想想直接去厂子里视察一下好了。
面粉厂建立在苏州河沿岸,依托苏州河的水运优势,方便走货。
陆博文的面粉厂就在闸北,顾砚声的车一到。
何芸已经在厂子门口等待欢迎了,迎接的人还不少,估计几个管理都在了。
面粉厂养人,吃的饱了,何芸的气色看起来也比原来好了。
“欢迎顾处长视察。”
“我来随便看看。”还有外人在,顾砚声保持距离。
“你们陆厂长呢?”
“去江苏那边谈生意去了。”何芸笑着引路:“顾处长里面请,江苏安徽这边的小麦是冬小麦,冬天播种,夏天收割,时间大概就是五六月。
这一次进货最重要,大概就会占到我们面粉厂全年所需的五六成,所以我们陆厂长就趁现在的空闲季去产地洽谈去了。
日本人对小麦的进货数量不是严控么?拉拉关系多进一点,这利润也就能多一点。”
何芸不好意思的小声笑道:“当地零散的农民总有没在日本人控制下的,他们的水稻我们也就可以收过来,来者不拒。”
“哦~”顾砚声点了下头,对着旁边跟着的人一扬头:“让他们去工作吧,你陪我逛逛就行。”
“是。”何芸让手下去干活。
手下还不舍得这么近距离接触大人物的机会,走的还恋恋不舍。
顾砚声等人走了问,“这里的小麦是一年一季么?”
“对的,11月下小麦种子越冬,来年五六月收割,割完了以后下水稻,11月再割水稻,这样地就不会空着了,当地的农民会提前把水稻育苗,麦子割完,就好育好的水稻苗移植过去。”
“干了实业是不一样,懂的不少。”顾砚声笑着调侃。
何芸也笑了笑,“干一行爱一行,这不了解怎么行?里面请,呐,这就是我们的生产厂房,闻一闻,香不香?”
“香,哪还用这里闻啊,门口我都闻到了。”
面粉厂空气中有股独特的香味,这是小麦籽粒中含有的多种挥发性物质被研磨了出来,形成麦香,非常好闻。
“接到你电话,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了吃的,试试我们的面粉,走。”
何芸带着顾砚声去了办公室,让人拿来一碟馒头,还有一点咸菜。
“试试?”
“试试。”
顾砚声拿起一个馒头撕了点咀嚼,颇有感慨,“这可比市政府食堂的馒头好吃多了。”
“那是,外面卖的能有几个是这种馒头?这可是最好的小麦。”何芸自得的很,笑着道:“回去的时候带点回去。”
“当然要带点回去,这比我管家买的还要好,以后给你们专供的机会。”
“坐下来吃点。”
“好。”
顾砚声坐了下来,一边吃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