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

  朱翊钧对情报工作是有一些天赋的,天赋主要体现在情报筛选上,朱翊钧总是能够判断出情报的真假,得益于大明官僚习惯性的欺上瞒下,朱翊钧总是能找到一些细节来推断情报之外的信息,互相去验证。

  但他从来不会直接下达命令,指挥前方的军兵作战。

  大明和北虏的情报战,大明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这取决于大明远高于北虏的组织度,也得益于春天的天时,北虏此时是最虚弱的时候,无论是人还是马,熬过了漫长的冬季,又遇到了战祸,可谓是雪上加霜。

  而且今年即便是没有一战定胜,战祸笼罩之下,草原明年会更加虚弱。

  汉唐和明初,总是喜欢在春天出塞作战,也是这个原因,这也是减丁的一部分。

  随着大明京营抵达宣府开始,战争的大幕正式拉开,京营作为主力,仍然是前中后三军,李如松脱离了中军大营,带领骑营开始了草原上的机动。

  嘉靖二十三年,还是千总的马芳,上过一道奏疏,将自己对草原人的认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草原上的三大依仗,第一,草原人因为生存,都是天生的骑士,这是中原所无法比拟的;第二,则是北虏仰仗兵疾马快,来去如风,打了就走,甚至南下没有明确目标,防不胜防;第三,则是游牧居无定所,逐水而栖,大军难以进剿。

  当时马芳就提议了一个对北虏的主张,以骑制骑,以快制快。

  唯有骑兵以机动力应对机动力,以快速作战应对快速作战,墩台远侯搜集到情报,等到大明步营抵达的时候,北虏的部落早就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唯有骑兵,才能发挥这些情报带来的价值。

  嘉靖皇帝觉得这个小小千总的马芳,说的很有道理!

  但还是那句话,没钱。

  道爷他有钱焚修,没钱组建骑兵?是的,道爷二十多年焚修,算上修永寿宫都没花到两百万银,朱翊钧组建骑营,还是有蒙兀儿国连卖带送提供战马的情况下,两年就烧掉了两百万银。

  大明的骑兵和草原的骑兵,单价是完全不同的,大明获得战马、骑士的价格过于昂贵,而训练成本也极为高昂。

  现在,大明终于有了骑兵。

  李如松并没有披甲,甲胄在另外一匹马上挂着,他背着一个大黄弓,带着十个人,二十骑,在草原上飞快的奔驰着,而后勒马,翻身下马,蹲在地上,从怀中摸出了堪舆图。

  “我们在大青山,山势由北向南,南边逐渐平缓,三里为东阳河,上游是兴和旧所,复行二十七里,是集宁海子,察罕脑驻防。”李如松一边看堪舆图,一边用千里镜,看着山势水文走向,确定着哨所、营地、角门的位置。

  哨所一共七处,都在高处,扎营是六十步外共计三层的陷马坑,每层二十步,每层之间摆放一层拒马,而在最后一层的拒马上,挂着虎蹲炮,虎蹲炮长不过两尺,一共七层的铁箍,炮身有两个虎爪架起,炮重三十六斤,这两个虎爪、七层铁箍、用于筑药的木马,都是戚继光的‘加以新法’。

  虎蹲炮用火药七两,每次发射五钱重的铅子或石子,共计一百枚,铅子过多、火药数量太少,导致铅子出膛后,散出无力,作为大明后勤总师朱翊钧曾经对这玩意儿不是很喜欢,这东西没钱的时候,甚至用石子当炮弹,有效杀伤距离太近,不到三十步的样子。

  可是军兵们对这玩意儿非常非常的喜欢,虎蹲炮装在最后一层拒马上,就是在敌人靠近的时候击发,效果极佳,一排的虎蹲炮同时激发,那就是血肉横飞的场面。

  李如松作为副总兵本不用亲自来探勘营地,可是他多少有点不放心,主要是大明的水文探查是在去年秋天,尤其是水源的消息,还是实地探查才能安心,土木堡之战可是大明国殇。

  他来了,还真的发现了一些变化。

  本来大青山有一片密林,适合隐藏,当大明骑营左右司工兵局工兵扎营的时候,敌人可以从密林里出来偷袭,可一场山火,把山脚下的密林烧光了,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李如松带着一千五百人,散在周围探查,而另外一千五百人在大青山下,东阳河边开始扎营。

  一个骑营共有2700名战斗人员,300名杂流,共计三千人,一个骑营有一名营将,四名千总,分别为左右两部千总、中部千总、和火器千总,火器千总不领兵专管火器,剩下两名千总之下,各有两名把总,工兵局把总一人,专事工事。

  每个把总管两个百总,共计二十四个百总,每个百总管三个旗,每旗总管三个队,每个队总管十一名军士。

  2376名军兵,216名队总,72个旗总,24个局总,6个把总,4名千总,1名营将,这构成了战斗部。

  书记、家丁、伴当、军牢、厨役、工兵等等,一个骑营有三百余人。

  大明骑营精锐就精锐在这里,这三百隶属于工兵局的杂流,其实也是军兵,上得了马、轮的动锤,只是分工不同,被分为到了杂流,杂流是干的事儿杂,不是他们弱被打为了杂流,相反,能进杂流都是悍勇全能之人,是锐卒中的锐卒。

  日暮西斜的时候,作为先锋的李如松指挥各个千总,完成了扎营的布置,李如松早已经褪去了自己过去的傲慢,每事都会和营将、千总一起商量行事,而不是独断专行,除非是紧急军情。

  这是李如松从戚继光身上学来的指挥艺术,一人智短,三人智长,总归李如松想不到的地方,会有千总补充。

  “北虏必然会趁我方立足青山未稳时偷袭我军,尤其我们所在的前哨,下令下去,今夜不卸甲、枕戈待旦,防备敌人夜袭。”李如松汇集了各方意见,最终下达了今夜的命令:“巡夜号令为:不吃饺子。”

  巡夜号令,就是巡夜军兵之间遇到会对的暗号,能快速说出不吃饺子,就是最快反应对方身份的办法。

  除了巡夜军兵外,夜里军兵是不能出营帐的,军队是人类最精密的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