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二十六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

第四百二十六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

朱翊钧把刘显从四川调到京师来,是让刘显颐养天年。

  打仗是一件很累很累的事儿,军兵们累,将军们也累,要时刻保持精神,有时候几宿甚至十几宿不睡觉,不是不想睡,而是不能睡,只能抽着战争间隙打一会盹儿,尤其是连续作战时,战争形势瞬息万变,保不齐下一刻敌人就突进到了中军大营的附近,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时刻精神紧绷,思考如何指挥,如何调兵遣将,还要转移阵地,视察甚至是逃跑这些事。

  戚继光、马芳、李成梁、刘显这些军将,是个人,不是铁人,常年的戎马生涯,常年的超负荷运转,让他们的生命力被压榨的几乎一干二净。

  刘显,大明的将领,出川平定倭患,几乎打满了全场,而后回到四川指挥数万人,平定九丝(都掌蛮)之乱,他的一生都在战斗,身体早已经不堪重负。

  瓦罐难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大医官看过了,情况可能不太好,估计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了。”冯保低声说道。

  他知道皇帝想要怎么样的答案,但他不能欺君,大医官们望闻问切看过了,以吃饭而言,刘显现在一顿饭的饭量,和朱翊镠差不多。

  刘显是大将,朱翊镠是个孩子。

  刘显有胃病,这是老病根了,打起仗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吃饭基本没有热食,而且酷爱喝酒,这胃病最是熬人,疼是一方面,犯起病来,就是不能好好吃喝,更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张宏在旁边补充说道:“大医官李时珍熬了一种药,颇为有效,但刘将军不肯喝。”

  “明日宣见大医官和江宁伯。”朱翊钧一听立刻说道,解刳院的大医官,总是搞一些莫名其妙的药,刘显年纪大了,而且常年战场出生入死,对生死看的比较淡,不遵医嘱这种事,谭纶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叛逆期。

  朱翊钧眉头紧锁的问道:“那个药怎么回事儿?”

  “大蟑螂熬的药,把大蟑螂晒干了,用酒炮制而成,江宁伯本来还特别配合,一听说要喝蟑螂榨的汁,立刻就不高兴了,死活不肯。”张宏赶忙说道:“那大蟑螂都是用谷子养的,养完了还要洗干净晒干,酒炮制也是烈酒,味道有些咸腥,但确实管用。”

  “人养的,真的不脏。”

  张宏既然提这个事儿,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这种大蟑螂还不是大明的蟑螂,是来自船上新世界的大蟑螂,是目前能找到的世界上个头最大的蟑螂了,为了养这玩意儿,解刳院专门弄了蛐蛐笼子,吃的干净,洗的干净,晒干后用烈酒炮制。

  “外伤、恶疮、溃疡、胃出血、肠出血都是无上良药,真的很好用,解刳院试过好多次,对照过了,除了做这个东西用的是大蟑螂之外,其他没什么问题。”冯保对这个药极为关注,大明京营和水师军兵或多或少都有胃病,自然是要慎重再慎重。

  朱翊钧拿到了医学报告,这本札记一共三十多页,上面不仅仅有制作过程,还有一百多份的病例,从数据上和双盲实验来看,确实有效。

  朱翊钧眼珠子一转说道:“那就骗一骗老将军,说是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极为珍贵,一副就要十几两银子,李时珍的家传秘方,怎么珍贵怎么来,别让将军发觉就是,先治病,等有用,再跟老将军说是什么东西就是。”

  “事从权急,治病要紧,老将军会理解朕的良苦用心的。”

  大明已经开始准备过年,各衙门已经开始了轮休,今年京城的火夫不太够用了,城里的火夫还好,但是城郭草市的民舍越来越多,没有充足的火夫。

  过年的烟花爆竹太多,所以京营的军兵今年接了个活儿,临时充当火夫。

  干这个活儿是有额外补贴的,只有一两五钱银,报名的人不在少数,一方面这是在践行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承诺,另一方面陛下给的真的很多,半个月的出勤一两五钱银子,大约是平日饷银的三倍。

  你粮饷给够,什么活儿不能干?陛下你说明日起兵造反都可以。

  朝廷的明公觉得,干脆直接禁止点烟花便是,城里城外都不允许,木制建筑为主的年代里,放烟花等于放火,尤其是这些年京师以及附郭百姓日益增多的当下,而另一方面,则认为过年没有烟花爆竹,还是过年?

  这个讨论仍然没有个定论,但有一点,大明皇宫和通和宫,以及东城西城,全面禁止了烟花爆竹,主要是为了安全,这些地方,出一点意外,怕都是朝堂要掀起狂风巨浪。

  刘显来到了通和宫,站在通和宫门前,看着门前的对联,上联为: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下联为: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横批为建极绥猷。

  建极绥猷,出自《尚书·洪范》,意思是天子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既需要承天建立规则,也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入宫进门的影壁石上,写着:行之者一,信实而已,落款为朱中兴。

  刘显只觉得有趣,还没见到陛下,但已经对陛下有了许多的了解,他走进了龙池,来到了御书房前,过长长的廊道,走进了御书房内。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显甩了甩袖子,五拜三叩首行大礼觐见。

  朱翊钧在御案前站着等到刘显行礼之后,将刘显扶了起来说道:“免礼,日后不必多礼,朕许将军,面圣不跪。”

  “谢陛下隆恩。”刘显和戚继光打听过陛下的规矩,对于一些倚重的大臣,私下奏对面圣不跪,是陛下笼络大臣的一个重要手段,主少国疑,大臣不附,有些格外的优待,也是应有之义。

  刘显老了,有些瘦弱,两腮无肉,甚至连胡子都白了,但精神很好,两眼炯炯有神。

  朱翊钧和刘显聊起了四川的局面,尤其是关于戥头案,还有对播州杨氏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