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飘天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八十章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

第三百八十章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

,可是具体发生了什么,连张居正都不知道。

  民乱爆发之后,京营立刻被冲散,次日民乱就立刻被镇压,百姓四散而逃,京营无能还是有能?

  “还有第四恶。”朱翊钧手抖了一下,将王夭灼抱得更紧,他喜欢王夭灼身上的暖和劲儿,朱翊钧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相对对立而有普遍存在,而这个逐渐张开的丫头,就是朱翊钧触手可及的善和美。

  “还有第四恶吗?是什么?”王夭灼疑惑的问道,以她对朝局的理解,能把夫君说的话完全理解就很吃力了,还让她猜第四恶,她猜不到。

  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先生只说有第四恶,却没有具体说明白,但是朕猜到了。”

  “这第四恶,就是当时朝廷最担忧的是饥民本身,而不是饥荒,你明白朕的意思吗?朝堂、京官、京营军兵、地方官吏,都在默认这件事的发生,就是为了处理灾民,而不是解决饥荒,这就是君子之恶的第四恶,第二年,严嵩就倒了,清流赢了。”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

  张居正的君子之恶,其实已经是大不敬了,因为在前三恶里,包括了当时的世宗皇帝,而第四恶,讲出来,必然要讨论世宗皇帝是否也在纵容这件事的发生,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张居正只能说克终之难,不能说世宗皇帝为恶,这不符合为尊者讳的礼法,同样不是为臣之道。

  但是张居正很清楚,陛下能够想明白。

  在国失大道,所有人都是罪人。

  “这这这…”对于王夭灼这个十七岁的小丫头而言,即便是贵为皇后,陛下今天讲的这些,还是让她慌乱不已。

  “你听闻先生讲的君子之恶的故事,有什么感觉?”朱翊钧叹了口气问道。

  “这大明,还是亡了算了!”王夭灼选择了说实话。

  她听完故事,就只有这一个想法,陛下是大明的皇帝,按理说这话可谓是大逆不道至极,车里就皇帝和皇后二人,王夭灼不想和陛下独处的时候,还要隐瞒自己的想法,陛下不喜欢,而且隐藏也没用,陛下看得穿。

  朱翊钧面色轻松的说道:“这也是朕的想法,朕直接就问先生,这大明居然还没亡?”

  “先生面色古怪,是欲言又止,最后一句话没说,这么久了,先生还是没习惯朕的直截了当呢。”

  “万历三年,江西巡抚潘季驯上奏疏说江西有旱灾蝗灾,当时先生给潘季驯的信里,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安抚了百姓赈济了灾民,潘季驯安土牧民有功,做不到,就是死。”

  “潘季驯很好的完成了朝廷赈抚的任务,他得想办法,要不就得死,他不想死,尤其是屈辱的死,所以他开始杀大户赈济,再加上周围几省运粮的救济,算是让饥民挺过了灾年,再加上江西免赋税劳役两年,江西彻底缓了过来。”

  “潘季驯因此去了南衙应天做巡抚,再往上,就是廷臣了。”

  “也是那之后,常平仓由各地巡抚直接负责,任何的常平仓火龙烧仓,赈济无粮,巡抚担责,之后咱大明的赈济之事,算是逐渐安稳了下来。”

  “岁不能灾。”

  就是这天下的灾厄不能祸及到大多数百姓身上,这是张居正的大道之行,是他摄政,以元辅太傅的身份僭越了皇权之后,做的事情。

  如果天下首辅都是这样,朱翊钧作为皇帝本人,不介意僭越,可是从严嵩、徐阶、高拱作为来看,张居正也不过是漫长历史长河里一颗极为闪耀的孤星,就像隆庆六年十月出现的客星一样的稀少。

  张居正批评道爷、批评严嵩、批评徐阶,是理直气壮的批评,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指点点,因为他做到了,所以他才能理所当然的对陛下诉说那些君子之恶,批评那些肉食者的不作为、纵容、包庇、冷漠和无能。

  尤其是无能。

  人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看到了希望,再经历绝望,万历十二年张居正被抄家,张居正所有新政被废止,天下失道。

  大明大约是在万历十二年死的,尸体是在崇祯十七年才埋的。

  “相比严嵩徐阶之流,还是先生厉害!”王夭灼沉重的心情得到了缓解,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对孩子出生之后的境遇,也变得乐观了起来,就是那个不成器的潞王朱翊镠,混账也只是喜欢万国美人罢了,也没有混账到什么地步。

  “夫君不厉害吗?先生一个人厉害,他毕竟不是天下之主。”朱翊钧被王夭灼的笑容感染,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之前就想过明摄宗给张居正戴在脑壳上,可惜,终究是给不了。

  “厉害,厉害,夫君厉害不厉害,我还不知道吗?”王夭灼笑容满面。

  张居正在,要大道之行,张居正不在,陛下也要大道之行,而且陛下不完全是站在张居正的羽翼之下,有自己的政策,有自己的新政。

  哪怕是天下罪之,朱翊钧也会坚持下去,他不忍,不忍这夙愿付之东流。

  朱翊钧没有张居正那么厉害的政治狗斗天赋,大不了请出七杀大法来,杀杀杀杀杀杀杀,杀他个血流成河,杀他个干干净净!

  朱翊钧可是大明朝廷,仅次于谭纶的激进派!

  戚继光不是个激进派,对内的时候,他更喜欢柔仁的解决办法,他从来不愿意刀刃向内,所以朝廷的大臣们并不害怕戚继光,因为他们从来不是戚继光的对手,没有感受过戚继光的恐怖。

  朱翊钧说李佑恭办事很有分寸,果然,他的车驾刚刚回到讲武学堂后的离宫,就看到了李佑恭等在离宫的正门之前,等待着皇帝陛下从西山归来,事情没有大到打扰陛下休沐的地步,但事情必须向陛下禀报清楚。

  分寸二字,确实很难把握。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